绿地控股强制员工买房背后( 二 )
对此 ,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 , 依旧对绿地以及相关代理销售公司逐一进行约谈 , 并且介入调查 。
随后 , 绿地方面虽发布声明称 , 出现“一房三卖”的问题房源并未经过公司许可 , 相关问题与绿地无关 。 但受此影响 , 该公寓销售已被绿地方面全面叫停 , 并向已经预约的客户办理退意向金手续 。
事实上 , 今年以来 , 绿地控股的房地产销售情况确实不算乐观 。 根据绿地控股发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报告显示 , 1-9月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45.53亿元 , 较去年同期的2670亿元减少12.1% 。 其中 , 第三季度绿地的合同销售金额668.68亿元 , 比去年同期减少35.8% 。 而在同期 , 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金额4756.1亿元 , 同比增长10.21% , 碧桂园的销售额为4229.3亿元 , 同比增长1.7% 。
为了追赶上同行 , 绿地不断提高周转速度 。 根据《乐居财经》的统计 , 2019年上半年绿地总资产周转率为0.19次 , 2018年同期为0.18次 , 2017年同期为0.17次 , 连续三年提高;存货周转率为0.29次 , 2018年同期为0.26次 , 2017年同期为0.23次 , 亦连续三年提高 。 这两项指标数据均好于恒大、碧桂园和万科 。
但在高周转之下 , 绿地在武汉(楼盘)、西安、郑州等多城的项目爆发了大面积维权 。 今年9月份 , 武汉绿地国际理想城的业主曾向媒体反映 , 收房时 , 发现房屋内部存在卫生间门被马桶卡住、油烟机奇怪轰鸣、水龙头晃荡、电线外露、瓷砖空鼓、地板不平等多项问题 。 再如郑州绿地璀璨天城项目 , 据业主反映 , 该项目存在外墙使用弹性涂料、钢质门变木质门、门锁型号变更等多项减配 。
虽然绿地方面回应称 , 上述武汉项目的业主投诉问题已得到“修整” , 但绿地多个项目出现减配问题 , 究竟出于怎样的原因 , 对方并未直接给出答复 。
强制员工购房 , LD不是第一个 , 也可能不是最后一个 。
早在去年 , 就爆出了河南正商集团强迫员工买房的消息 , 而且手段比LD更残酷、更直接:在未来5年 , 直接扣掉员工每个月薪水的60%用来付首付 , 而且买的还是公寓和商铺等非住宅产品……
紧接着 , 正商集团出来辟谣澄清 , 声称这是员工福利 , 资源购买 。
再然后 , 曝光者再次发文打脸 , 曝光了正商强制员工购房的具体细节:
三分钟热度过后 , 这个话题开始被爱豆生日、明星撕逼等热搜覆盖 , 渐渐沉寂下去 , 直到近日 , 被LD的骚操作再次引爆 , 让广大打工仔再次回忆起了被地产老板支配的恐惧 。
在目前楼市不景气的大环境下 , 企业内部认购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很多房企保持现金流、冲刺业绩的一个重要方式 , 而出现这种做法 , 往往意味着这一家企业的销售压力和资金压力已经很大 。
从河南地方选手正商 , 到全国龙头房企LD , 入局的企业越来越多 , 卖房的吃相越来越差 , 其实正是整个楼市降温的一个缩影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涨幅变化数据 , 9月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上涨的城市同步减少 , 下跌的城市继续增加 , 跌幅最大的三个城市 , 天津跌1.2% , 廊坊跌1.7% , 燕郊则大跌6% , 排在倒数第一 。
同时 , 据数据统计 , 2019年前10个月 , 已经有大约400家房地产公司被法院裁定实施破产清算 , 其中甚至包含了银亿集团、新光集团等知名上市房企 。
楼市的温度还在下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