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手里的房子“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经济学家直言
"multi_version":false
20年前 , 在房改的23号文中 , 出现了一句话:“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20年后 , 很多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 , 都在后悔没有听这句话 。
从上游的建筑业、水泥、钢铁、有色金属、挖掘机 , 到下游的家电、家具、家纺、装潢 , 再到金融、媒体服务、互联网、物业管理等第三产业 , 靠房地产生活的群体越来越多 。
经济学家任泽平总结了几个数据 , 足以看出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有多凶猛 。
1998-2018年 , 全国公路、铁路里程分别由127.9万公里、6.6万公里增长至485万公里、13.2万公里 , 20年时间 , 公路里程增加了4倍 , 铁路里程翻倍 。
这样的成就 , 足以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
房地产的涨势更直观一些 。 2012至2018年 , 全国300城工业用地成交楼面价累计涨幅仅4.2% , 而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累计涨幅达178.6% 。
6年时间 , 楼面价接近翻倍 , 加上开发商的建安费用、营销费用 , 终端房价的涨幅只会多不会少 。
假如你手里攥了一堆房子 , 这些年做梦都能乐开了花 。
但是 , 未来10年 , 情况会不会发生变化?对普通家庭来说 , 手里的房子“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分析 。
第一 , 房地产还能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点”?
这个话题有点大 , 国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樊磊在10月30日发了篇研报 , 很有针对性 。
樊磊指出 , 如果2030年中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日本的水平 , 按照2017年底中国住宅存量约286亿平计算 , 住房销售面积可能会以每年3%左右的水平趋势性下行 。
如果同时考虑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瓶颈 , 新房销售均价每年上升的幅度 , 不能高于新房面积下行的速度 。
说白一点 , 如果未来10年房价年均涨幅高于3% , 那不买房的人会越来越多 , 这会导致房地产销售面积每年都会跌4%或者5% 。
也就是说 , 如果不想看到居民杠杆率突破70% , 房屋供应过剩 ,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由正转负” 。
专家认为 , 2020年就是发生这一转折的关键年份 , 目前 , 房地产投资的趋势增速在10%左右 , 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却是0 , 投到房地产里的钱虽然还在增长 , 可是购房者已经不太敢买房子了 。
终端销售一旦出问题 , 回款收不上来 , 房地产相关的各行各业都得受影响 。
因此 , 未来10年 , 房地产地位依然最重要 , 但新的增长点不会是楼市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家庭的房产配置 , 并非是越多越好 , 够住即可 。
第二 , 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海通证券经济学家姜超在前段时间说 , 以往每一次的经济回升 , 要么靠房地产、要么靠基建 。 但这一次的企稳改善与以往大不相同 。
原因有四:1.大规模减税降费;2.LPR降低企业利率;3.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4.消费税的改变 。
税费的改变不用多说 , 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变化 , 而央行在今年8月份改革了贷款利率报价机制LPR , LPR利率引入了中小银行参与竞争 , 有效的降低了贷款利率 。
从9月、10月的LPR变化来看 , 1年期LPR出现了实实在在的下降 , 跟房贷利率挂钩的5年期LPR依然纹丝不动 , 资金都是逐利的 , 工厂、实体经济、制造业、商品流通的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实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