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手里的房子“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经济学家直言( 二 )
还有消费税的变化 , 从生产环节改成流通环节 , 把消费税改成地方税 , 以汽车为例 , 各个城市每卖一辆车 , 都能为这座城市贡献一份收入 。
那么 , 各地与其招商引资去盖汽车厂 , 还不如放开汽车限购 , 多修车库 , 这样车卖的越多收入就越多 , 还能承接房地产下行对经济造成的拖累 。
第三 , 城市分化对有房族的影响 。
人往高处走 , 水往低处流 , 哪里人多 , 哪里房子就值钱 , 就算整个房地产都不景气 , 人口越多的城市 , 持有房子 , 依然是最抗跌的资产 。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 , 最近两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
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指出 , 2018年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185万人 , 东北地区农民工数量减少9万 , 而中西部地区则增加378万 , 呈现“孔雀西南飞”的特征 。
人口从小地方往大城市走 , 是大势所趋 , 年龄渐长的农民工 , 从大城市往家乡回流 , 同样也是一种趋势 。
其实 , 有这种想法的不光是大龄民工 , 最近还看到一个新闻 , “千禧一代”不约而同对特大城市敬而远之 。
“千禧一代”一般指出生在1982年到2000年的年轻人 , 随着大城市物价和房价的不断攀升 , 全球范围内都在出现“千禧一代”逃离大城市的现象 。
据报道 , 在韩国 , 一共有20万30多岁的年轻人正在逃离首尔 。 而美国最富裕的加州 , 一半以上的当地居民也正在考虑离开那里 , 到其他小城市生活 。
在过去8年里 , 首尔地区该年龄段人口数量一共减少了近20万之多 。 该报告还显示 , 2018年一共有4.2万名年龄在30岁-39岁之间的年轻人选择离开首尔 , 为过去8年以来的最多 。
这样的趋势也发生在北京上海 , 因为人口规模控制的因素 , 京沪等地人口呈现持续净流出状态 , 北京、深圳自调控加码后 , 二手房价持续阴跌 。
不少2016-2017年高位接盘的购房者 , 近两年亏损幅度高达20% , 几乎把首付都亏光了 。
此外 , 三四线楼市因为人口常年流出 , 加上棚改总量减少 , 货币化安置比例下降 , 房地产库存再次上升 , 未来
可能会面临“房子比人多”的局面 , 房价步入“稳中有降”的趋势也是必然 。
因此 , 城市分化对有房族的影响很深刻 , 未来的人口格局 , 极有可能呈现出“两头小 , 中间大”的格局 , 即北上广深等城市控制规模 , 中西部三线以下城市人口持续流出 , 大都市圈周边城市、强二线省会 , 人口会加速填充 。
换言之 , 10年后 , 特大城市的房子 , 因为人口、购房资格、卖房周期等严苛的限制 , 尽管依然值钱 , 但流动性会很差 , 三四线城市的房子 , 因为接盘的人越来越少 , 房子买的越多亏损可能性越大 , 手里的房子“越少越好” , 有个大三居自住 , 满足上学、医保的需求就可以了 。
潘石屹曾直言:楼市要回归合理状态 , 一个是让分子往上涨一些 , 分子是租金;二是让分母往下降一些 , 分母是房价 。
分子和分母的的比喻 , 从侧面回答了房子持有多少的问题 。
如果市场里的购房者都想着“囤房” , 持有的房子越来越多 , 高杠杆的投机气氛盛行 , 房价依然会水涨船高 , 直到居民杠杆率不堪重负 。
如果购房者们都拥有理性的置业理念 , 人们手中持有的房子越来越少 , 多余的钱都去用作实业 , 房价“稳中有降”的回落 , 租金回报率也会趋于合理 。
笔者觉得 , 房地产行业好比是水 , 每个家庭持有的房产 , 都是其中游来游去的鱼 。
鱼儿过多 , 活动的空间太小 , 鱼儿过少 , 又显得没有生机 。 不多不少 , 够住就好 , 才是未来的方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