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安门在北京什么位置 北京天安门右边风水( 二 )


我们都知道,北京最先建都是春秋时期的燕国,首都叫蓟城 。在随后的一千多年中,北京一直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 。这里和历代的都城一样,是消费型的城市 。周边种植的水稻和小麦无法满足当地人的生存,所需要的是从南方运粮 。隋唐大运河的贯通了,北京才有了嚼谷 。运河起点在杭州,经过东都洛阳,终点在北京通州 。等到了元代,疏通了京杭大运河,从杭州不拐弯直接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一下子近了900公里 。而从通州,可以沿着元世祖忽必烈命名的通惠河,过八里桥,走水路一直到东直门,沿着城墙的走向一直运到积水潭,随后再运到北京的各大粮仓之中,最终走入千家万户,进入民众的肚腹 。兴建大都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这一段的落差不是很大,而郭守敬在这之间修建了24个水闸,通过控制闸门形成水的落差给船以动力,这样船能一直抵达到积水潭 。当年漕运兴盛的时候,可以说“万帆争渡”、“舳舻蔽水”,浩浩汤汤,场面十分的壮观 。而通惠河的水系,又与玉河(又称御河)相连接 。玉河发源于昌平的白浮泉,是流经颐和园昆明湖,由西直门的水门进入积水潭的 。等于昌平的水和通州的水,被北京城连接在一起 。
在明代,船没法开到积水潭了,都是开到东便门以外 。北方是有冰冻期的,漕运都是从五月份运到九月份,还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漕运文化 。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幅《潞河督运图》,反应的就是漕运的场景 。一直到了民国时期铁路发达政府南迁,漕运才停止下来 。
除了通惠河,金水河也是北京城里的重要河流 。金水河从元大都和义门(即明清西直门)往南的水门流入,经过马市桥、甘石桥,一直到西单牌楼北边的灵境胡同,在此分流,一支流向北海;另一支向东穿过府右街穿过中海进西华门,与紫禁城再穿过东城区与崇文区的分界与通惠河合流 。现在从西直门内大街往南一百多米平行的一条街开始,到整条赵登禹路,到大半段太平桥大街,由此绕过齐白石故居的地方向东,整条辟才胡同,灵境胡同,再穿过府右街到中海,这一条路线在元朝完全都是河,不是街道 。明朝时的北京城比元代往南移动了几公里,仍旧利用了元朝时的金水河,并在河上修了金水桥 。因此赵登禹路在明朝还叫做大明壕,清代叫西河沿,是防洪的排水沟防 。1921年才开始修成道路,叫北沟沿,抗战胜利后才更名赵登禹路 。
北京不仅城里是水,城外更是环绕着永定河、拒马河、温榆河、潮白河、泃[jū]河五大水系 。通州有通惠河,河边上有燃灯佛舍利塔 。俗话说叫“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诗人清人王维珍乘船至通州时所做的诗句 。北京最早的一张照片,就是1860年拍的燃灯佛舍利塔 。那时候北京的整座城,一半是鲜花,一半是绿树 。护城河边上经常见到骆驼在喝水 。

右安门在北京什么位置 北京天安门右边风水

文章插图
崇文门外的护城河
往北说,海淀圆明园里面有个西部的未开放区,英法联军烧完了以后一直没开,前几年开了 。在开放以前去的话,就完全是山野、荒凉的山水之景 。
单单以海淀为例即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