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喊着道德至上 , 但遇到这样的事情时 , 那些判断的冰火两重天 , 人性的本质也便暴露无遗 。
企业喊冤 , 创业维艰
元气森林在其官方回应中对此次事故脉络做了详细梳理称:“10月26日凌晨0点 , 运营同学在参与平台日常活动的优惠设置操作中出现失误 , 当时并未及时留意低价提醒 , 导致淘宝店铺所有商品出现超低价 , 商品价格甚至不及快递成本 。 半小时后 , 运营团队发现了订单异常 , 并立即修正错误设置 。 但由于大量用户涌入 , 订单量暴增 , 超出第三方店铺管理ERP系统承载量 , 出现通道拥堵 , 造成库存扣减延迟 , 导致所有商品数量限购功能失效 , 以至于订单远远超出了实物库存 。 ”
临近电商大促的敏感时期 , 以及有许多类似的“假事故”先例在前 , 不少消费者对其声称的操作失误充满质疑 , 认为这是元气森林在借此营销 , 拿这几百万的损失上了好几天的热搜 , 宣传效果瞬间拉满 。
智商税研究中心搜索了证据链后发现 , 其实这个所谓的运营张阿龙完全就是之前别的店截图PS所致 , 但舆情的发酵其实与这个截图逃不开关联 , 许多网友都被该截图带跑偏 , 认为损失不也就这么点还要求退货 , 元气森林有这么穷?拿这点损失换来一个教科书级营销 , 这波不亏 。 但据实际知情人透露 , 此次操作事故真实损失在4000万以上 。
元气森林作为一个创业公司 , 在短短的几年内有如今的体量实属不易 , 作为气泡水赛道的明星公司 , 它在近几年可谓是喜忧参半 , 一边是被资本看好 , 估值一再攀升 , 而另一边还未能完全摆脱乳茶营销翻车事件的影响 。 这次又摊上这样的事故 , 确实挺难的 。
但智商税研究中心认为 , 元气森林此次可能是真的冤 。 在此想问 , 如果它真的要借此营销 , 该店铺为何不继续正常运行而是选择了暂时关店并下架所有商品呢?这无疑对双十一销量不利啊 , 要知道元气森林大部分的订单可能都在线上 , 它在年底冲业绩的最好时机选择关掉该分店 , 倘若不是真的事故 , 何以至此呢?怎么想都不太合理 。
处理与不处理的分说两难
这样的bug到底该怎么圆呢?这对于元气森林来讲都是一次很大的考验 , 处理的话难免会遭受声誉损失 , 不处理的话就要承担大额的资金损失 , 元气森林这次选择了退单并向下单用户每人赠送一箱饮料作为弥补 。
智商税研究中心对回应中那个数字印象深刻 , 下单最多的人居然一次性薅了41000箱 , 按照一箱12瓶 , 按此人一天喝一瓶来算 , 它需要1300多年来消耗如此库存 , 所以此人肯定不是自用 , 那难道是用来送人吗?感觉也不现实 , 其实无需猜测 , 他肯定是用来转卖的 , 若该订单成立的话此人利润大约能达到300万元左右 , 这是直接奔小康的节奏啊 。
元气森林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并给出弥补方案 , 我其实觉得它值得表扬的 , 毕竟它没有一味甩锅 , 也给出了自己的赔偿方案 , 我算了一笔账 , 一箱15瓶装的元气森林气泡水市面价格为75元 , 一次性给14万用户的话 , 元气森林此次赔偿的商品总价超过1000万 , 这已完全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 却也没能完全平复网友激动的心 。
其实类似这样的bug事件很多 , 电商行业高度依赖互联网来操作 , 这之中难免会出现状况 , 但各家在应对时的处理结果并不统一 。
2019年初 , 拼多多百元通用优惠券的营销推广出现重大漏洞 , 大量新老用户涌入平台领取100元无门槛券 , 有的专职羊毛党一口气领了上千张 , 充值了近54万的Q币 , 拼多多平台方累计损失上亿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