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变脸”改名“元”,前瞻还是炒作?

作者:信海光本文编辑:徐彦琳
“Meta”就是来自扎克伯格一直心心念念的元宇宙(Metaverse)的一部分 。
传言终于落地 , 当地时间10月28日 , Facebook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开发者大会中正式宣布 , 公司名称将更名为“Meta” , 以开启公司聚焦元宇宙世界的“新篇章” 。
选择“Meta” , 扑向“元宇宙”
此前 , 关于Facebook要更名的消息经媒体放出 , 对于新名字 , 全球网友是各种猜测 , 甚至还有体育博彩网站为此设下赌局 , 像“Virtuel”、“Connect”和“Horizon”这几个名字呼声都比较高 , 但最后扎克伯格却简单粗暴地选了“Meta” 。
因为“Meta”就是来自扎克伯格一直心心念念的元宇宙(Metaverse)的一部分 , 属于毫不含糊毫不掩饰地扑了上去 。 举个类似例子 , 就好像国内互联网大厂宣布未来要投身“元宇宙” , 然后立刻把名字改成了“元”一样 , 如果你是中国网民 , 会不会感到很错愕震撼?
对于部分美国网民 , 尤其是Facebook的老粉而言 , 感觉也是类似的 , 于是引来骂声和批评声一片 。 在中文互联网上有一个颇恰当的比喻:“校内网改名为人人” 。 概念确实变大了 , 但也流失了原有的亲切感和关联度 。
Facebook改名为“Meta”并非完全不可 。 一方面 , 元宇宙确实是个浩瀚的星辰大海 , 远景看超级有诱惑力;另一方面 , Facebook这名字确实也不是没有进行一番换新的必要 。
Facebook 创立于2004年2月4日 , 按现在的中文翻译叫脸书、脸谱网 , 一眼看也没什么问题 。 但在英文世界 , Facebook实际就是来自美国学校印发给新生的“点名册” , 被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扎克伯格直接拿来用做产品名字 。 在2004年 , Facebook名字本身就可以使其目标用户一眼便知这产品的特点和用途 , 大大降低了宣发成本 , 可谓神来之笔 。
但在2021年 , 一家已经拥有超过十亿用户的互联网巨头还仍然叫“点名册” , 则多少有点对不住现有的格局 。
当然 , 扎克伯格要坚持保留Facebook的原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但时移世易 , 不但扎克伯格有了新想法 , Facebook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变 。
更名背后是流年不利
在追寻元宇宙星辰大海的背后 , 是Facebook近来的各种“流年不利” 。 先是剑桥分析公司“窃取”5000万用户的信息被曝光 , 又有前产品经理站出来指控公司无视公众利益 , 滥用算法牟利 , 而扎克伯格自身又被国会质询......这些都使Facebook的美誉度大减 。 在市场竞争上 , Facebook又遭遇TikTok 的挑战 , 年轻用户面临短视频网站截流 。

脸书“变脸”改名“元”,前瞻还是炒作?

文章图片
图1/2
▲资料图 。 图/IC photo
在这样的背景下 , Facebook想用“Meta”来改名换运 , 也不无道理 。
实际上 , 即便不考虑各种大的背景 , 单从市场而言 , “Meta”也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名字 , 它比Facebook更上口 , 也更符合潮流 , 或者干脆说Facebook改名“Meta”本身就是一种商标上的“TikTok化” , 使那些没有历史和情感包袱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 。
【脸书“变脸”改名“元”,前瞻还是炒作?】在传统的线下时代 , 企业巨头要改名字往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 因为它们的渠道都在线下 , 宣传则要借助媒体 , 线下logo更新需要拆装旧门面 , 宣传新logo则要在媒体上烧钱 。 这些对Facebook来说就都省了 , 扎克伯格要做的就是继续鼓吹元宇宙这张大饼就好了 。
实际上当年谷歌更名为Alphabet也没有太费周章 , Alphabet的中文名字是“字母表” , 似乎与Facebook告别“点名册”的更名路径背道而驰 , 但两家公司性质大不相同 。 谷歌是一家技术公司 , 而Facebook则是一家社交媒体公司 , 而且其面对C端(普通消费者)的产品Google也并没有被触动 。 在中国 , 类似的例子还有联想更名为 “lenovo”, 陌陌更名为“Hello ” , 前者是为了国际化的星辰大海 , 其路线是否成功至今众说纷纭 , 后者则是有与“陌陌”里的暧昧气息进行切割的目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