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布局健康生态建设,掀起一股新“势”能( 二 )
对于一些PC游戏玩家来说 , 光线追踪并不陌生 。 该技术能有效提升游戏画面的真实感 。 但其计算量要求比传统的光栅渲染大得多 , 对于现在的手机计算平台仍然显得非常奢侈 。 如今OPPO将该技术赋能于手机端 , 并将服务于更多领域 , 可以看出 , 继高帧率普及之后 , 光线追踪技术或许会成为接下来旗舰手机的标配 。
除了Omoji和光线追踪技术 , 发布会上 , OPPO也在性能功耗领域有所突破——异构计算 。
吴恒刚表示:异构计算是面向性能功耗优化的系统级方案 , 一方面从驱动层为全量服务提供CPU多核多线程能力 , 另一方面 , 提供开放接口 , 让开发者可以调用硬件的多个处理器 。
简单来讲 , 现在手机AI应用的场景多样 , 不同应用场景对运算资源的需求不同 。 所以仅靠一个单独的人工智能内核的形式是无法形成最佳解决方案的 。 而作为开发者 , 能够更精准的调用CPU核心 , 或是将任务合理分配给硬件 , 就能使运算获得最大化的处理效率 。
在实现感知技术和计算能力上的突破后 , OPPO也开始了终端实践 , 这次ColorOS将触手延伸到了生活场景:OPPO智行 。
据介绍 , 这是一套从硬件到软件 , 从技术能力到服务应用 , 跨多端的全链路无缝连接的出行服务体验 。 预计到2022年 , 该解决方案将落地超过1500万辆车 。
实际上 , 早在2016年OPPO就已开始申请汽车专利 , 截止今年5月 , 据天眼查显示 , OPPO已经提交了多达60余件汽车专利申请 。 另外 , 除了与70多个厂家的合作之外 , 从今年6月开始 , OPPO就已开放整车系统专家、自动驾驶感知融合专家等岗位 。
致力于将手机和智能车两个超级智能中心在场景 , 技术和服务上无缝融合 , OPPO智行 , 让人充满想象 。
在数字化、5G时代万物互融的新趋势下 , OPPO在技术上的突破 , 大大的提升了用户在“人机交互”上的体验 , 相信随着更多技术领域的突破 , OPPO的智能生态将愈加完善 。
整体来看 , 以硬核的技术做支撑 , OPPO“泛在服务”已成新势 。 这股新势不仅仅让OPPO跳出了在产品硬件上血拼的坏局面 , 也让OPPO在“拼生态、拼概念”中巩固了行业地位 。
应对存量:赋能开发者
近些年 ,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 我国移动应用市场涌现海量APP产品 , 陷入白热化竞争阶段 。 这也是和OPPO这样的移动端制造生产商息息相关的 。
数据显示 , 截止2020年7月我国移动应用在架数量达357万款 , 而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在今年5月首次出现负增长 , 月活跃用户同比下降0.1% 。
不难看出 ,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自然流量已趋近天花板 , 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 应用开发者面对“买量成本上升 , 用户转化下降”的两难局面 , 开始对与用户产生直接关联的分发平台提出了新诉求:精准触达用户、深层次了解用户、高效转化用户 。 期望通过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长线运营 , 做好用户留存 。
而这次的会议上 , OPPO互联网事业部总裁赵梁表示:
OPPO希望与开发者、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健康、繁荣的开发者生态与创作者生态 , 共同服务全球4.6亿+ColorOS用户 , 并将持续通过OPPO开放平台全面为开发者及创作者提供全链路、全流程、全周期的闭环服务 。
OPPO开放平台聚集了超过20万开发者 , 平台应用与游戏的月活跃用户数也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 , 当前已经超过4.5亿 , 月分发量已超过了165.4亿 。
对于平台的创作者 , OPPO也将重点帮助其打破壁垒 , 拓展内容触达空间 , 同时突破内容建设的广度及深度 , 共同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内容体验 。 当前 , OPPO平台上已经聚集了超过50万内容创作者 , 资讯月分发量超过1127亿 , 已经可以满足平台用户不同类别的内容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