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屠榜背后,博弈大师马斯克下张牌咋出?( 三 )


这正是特斯拉作为“价格屠夫”的可怕之处 。 特斯拉“降价—销量提升—成本下降--再次降价”模式正在行业内引起连锁反应 , 它的打击范围上至BBA , 下至自主品牌 , 对每个车企都产生影响 。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 单一月份的销量具有特殊性 。 按照特斯拉的规划 , 上半季度生产的汽车主要用于出口 , 下半季度则面向国内市场 , 9月的“爆单”跟特斯拉的交付节奏息息相关 , 甚至是前几个月积压订单的集中体现 。
“Model Y超越哈弗H6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 , 不过特斯拉的销量的确是越走越强 , 而且会越来越强 , 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 。 ”崔东树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 今年1月-9月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15.7万辆 ,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5.3% 。 其中 , 乘用车销量达到204.5万辆 , 同比增长199% 。
销量突飞猛进的并非只有特斯拉 , 9月比亚迪、五菱、长安、小鹏、理想等品牌的部分车型销量都同比上涨超过100% 。 比亚迪的秦PLUS DM-i、宋DM两款车型的排名都紧跟特斯拉Model Y和3后面 , 月销突破万辆 。
造车新势力中 , 小鹏P7和理想ONE分别实现销售7512辆和7094辆 , 同比增加192%和102.5% 。 更别说一直维持畅销的五菱宏光MINI , 月销超过3.5万辆 , 同比增长142.6% 。
虽然新能源车的销量你追我赶 , 但他们并不想在存量市场竞争 , 燃油车市场才是新能源车企觊觎的大蛋糕 。 在这个意义上 , 特斯拉和其他新能源品牌的关系是正和博弈 , 新能源和燃油车更接近零和博弈 。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指出 , 自2019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增加量在新能源汽车总增加量的比重占到54.3%以后 , 私人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量便迅速增长起来 。 他列举的数据显示 , 2020年该比重提升到71.5% , 2021年前7个月提升至77% 。
如果按照能源类别 , 将汽车分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两个阵营 , 那么特斯拉自然是新能源汽车中的先锋官 。 对于全球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 , 采用搭便车的方式 , 摸着特斯拉过河 , 是一种优质的选择 。 OTA升级、高阶自动驾驶、商业直营——雷 , 特斯拉你来趟 , 你的教训就是我的经验 。
蔚来汽车CEO李斌曾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蔚来和特斯拉的产品不存在太大竞争 ,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BBA , 我们要把同样价格区间上BBA燃油车用户转变为自己的用户 。 ”威马汽车CEO沈晖也认为 , 威马的市场目标是通用、大众、丰田的用户 , 将燃油车用户转化成智能电动车用户才有意义 。
此前 , 还存着另一种低级的搭便车现象 。 在过往各国推行激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时 , 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形似“老头乐”的A00级电动车 , 都能拿到财政补贴 。 彼时 , 相比苦哈哈地做技术研发投入 , 倒不如利用最低的生产成本 , 以及较低的技术投入 , 去最大化地获得销量 , 拿足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产业补贴 。 过去的几年间 , 中国境内上百个新能源汽车品牌 , 都在搭着特斯拉和行业发展的便车 。
幸运的是 , “国产”后 , 不再面临高额关税的特斯拉也真正成为了一条有效的鲶鱼 。 让有野心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明白 , 只有布局核心竞争力 , 才能走得更远 , 在更广阔的未来市场赚取更大的收益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认为 , 新能源汽车是否在大量抢占燃油车市场还需观察 , 因为燃油车的销量下滑是由于全球化芯片供应不足造成的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新能源汽车的逐月增长还只是‘乘虚而入’ , 并非在刚需上取代了燃油车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