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腊肉,麻辣咸香,味美可口,你吃过吗?
生活在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几乎人人都会做腊肉。这是一道别有风味的佳肴。每年冬腊月,是做腊肉的季节。这一段日子里,东村西寨都不时传来猪的嚎叫声,大家都把喂养一年半截的大肥猪全部杀掉,除留下一部分肉过年时吃以外,其他全部做成腊肉,以备来年之用。在古代住在大山里的土家人,因为交通不便,只有在冬天把新鲜猪肉,用辣椒粉、花椒、盐腌制一个星期后,拿出来挂在领条上,用干柴火均匀的熏干,一般时间20天左右,熏好的腊肉可以存放好几年。

文章插图
湘西腊肉
湘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茶枝、各类果皮、木屑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湘西人家爱做腊肉,除了腊肉好吃,存放得久等原因外,也许与湘西人住的偏远,每当客人来到,无法上集市购买好菜招待客人有关。有了腊肉,一旦来了客人,可以随时招待客人。因此做腊肉这种习惯,便世代相传下来。

文章插图
湘西腊肉
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过去腊肉都是在农历腊月(12月)加工,故称腊肉。腊肉作为一种储备肉类的方法,相信在许多地方都有。而湘西的腊肉,且总是和别的地方不同。不同点在于,湘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山高谷深,进入冬季后雾气山岚终日不断,而寒冷和高湿的环境下,腊肉的熏制时间会被延长许多。所以湘西地区的腊肉不似其它地方那般干净,大多是黑黑的肉上裹着一层厚厚的烟渍。这便是由于腊肉长期被放置在炕架上烘烤烟熏的结果,也这正是这样正宗的腊肉才会历经三伏不坏,蝇虫不蛀,便于保存。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转化,猪肉中的脂肪已经变得晶莹剔透,而瘦肉也变的松软宜口,每个只要吃过的人都会齿颊留香,不思量自难忘。

文章插图
湘西腊肉
湘西的腊肉,总是和别的地方不同。不同点在于,湘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山高谷深,进入冬季后雾气山岚终日不断,而寒冷和高湿的环境下,腊肉的熏制时间会被延长许多。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转化,猪肉中的脂肪已经变得晶莹剔透,而瘦肉也变的松软宜口,每个只要吃过的人都会齿颊留香,让人念念不忘。在湘西,大概离过年还有二十天左右的时候,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杀年猪来迎接新年的到来。猪肉将被切条状,涂抹上食盐腌制一段时间,等盐味完全进入猪肉里面了,然后用绳子穿之挂在火塘炕上,用慢慢升腾的烟气熏。记得小时候在外玩累了饿了回来,拿起菜刀往腊肉上一割但是舍不得,就割了一小块然后就直接往火炕里烤,一边烤就一边咽口水,别提有多香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