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配不配 马和马配不配( 四 )

  
平面分段流水线用于平面分段的生产 , 主要内容包括拼板、纵骨安装、纵桁肋板安装 。对于一般的船舶而言 , 列为平面分段的船体重量往往有50%-70% , 因此很多大型船厂都有类似的生产线 。我们的航母就是在这种类似的生产线里生产的 。  
图解航母的建造(3):航母的装配与下水  
航母的装配  
装配就是将加工合格的船体零件组合成部件、分段、总段 , 直至船体的工艺过程 。  
分段划分的原则是:  
(1)分段重量和尺寸的选择 。首先分段的总重量(包括分段舾装重量和临时加强重量)不超过船厂的起重运输能力(船台船坞起重能力、装焊场地起重能力、分段翻身和转运能力);其次防止分段的尺寸太大导致的结构刚性不足(主要是指平面分段、曲面分段、半立体分段) 。  
(2)生产负荷的均衡性 。要使分段容积、形状等方面近似 , 以达到各加工和装配层次中均衡地分配作业;例如采用岛式建造法时 , 上建分段要与主船体分段长度一致 , 以便开展舾装作业 。  
(3)结构强度的合理性 。分段的对接缝位置不应设在应力集中区域 。分段要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的形状 , 从而尽量减少临时支撑和加强 , 使其不至于因为焊接、火工矫正和翻身吊运产生较大的变形 。  
一般船体的装配流程图 , 航母虽然复杂很多 , 但基本流程一样 。  
(4)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要尽可能考虑舾装和涂装作业的需要;扩大分段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范围 , 使困难的焊接转成容易的焊接;分段接缝要布置合理 。  
(5)降低材料消耗 。分段划分时要充分利用钢材 , 以钢板规格作为依据 。合理选择胎架形式 , 减少临时支撑和加强布置 , 减小辅助材料消耗 。船体分段划分的最终成果是分段划分图 。  
航母的船体装配  
分为船体结构预装焊和船台装焊 , 其中船体结构预装焊又分为部件装焊、分段装焊和总组装装焊三道工序 。船体结构预装焊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有起重、电焊、气割和压缩空气设备 , 以及管道、平台和胎架 。其中胎架是制造船体曲面分段和曲形立体分段的形状胎模和工作台 , 它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刚性和强度 , 主要作用是支承分段 , 保证分段曲面形状和控制其装焊变形 。胎架分专用胎架和通用胎架 , 航母分段的建造广泛使用专用胎架和通用胎架的套管支柱式胎架 。  
“伊丽莎白”号的船尾(04号底座)重11300吨 , 搬运工作耗时3小时 , 动用了450个遥控搬运器 。  
专用胎架是专用某种分段使用的 , 比如航母的底部、舷侧、甲板分段和首、尾柱分段 。从一块钢板到可以称为分段的时候 , 大概需要两至三个月 , 三个月后分段数量开始增加 , 在“室内船台”分段流水线上加工好的航母分段越来越多 。由于航母的坞期较长 , 所以在航母入坞前 , 分段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数量 , 这样才能减少在坞时间 。分段是否能按时生产 , 对整个施工计划的安排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航母坞期期间 , 其余民船应该是停止了分段建造或在其他地方建造 。  
各国航母(两栖攻击舰)的建造方式  
船舶的建造方式一般分为六种:(a)总段建造法 。把总段作为船体总装单元的建造方法 。由于总段较大、刚性好 , 并有较完整的空间 , 可以减小船台工作量和焊接变形 , 同时总段的预舾装程度较高 , 并可提前进行密性试验 , 不过对船厂的起重运输能力要求较高 。首先将船的基准总段(一般为船体中部或靠近中部的总段)运输到船台(船坞)固定 , 然后依次吊装前后的相邻总段 , 当两个总段的对接缝结束后 , 即可进行该处的舾装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