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产业变革的澎湃动力( 二 )


在北京、广西、海南、河北等地的“十四五”规划中 , 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地理信息、遥感、北斗、卫星导航等产业 , 以及打造国家综合示范区等举措 。 山东出台《山东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 , 湖北出台《促进湖北省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三年工作计划(2020-2022年)》 , 安徽、贵州、深圳发布“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规划 , 上海、江西、山西、贵州等省市出台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发展的行动计划、方案措施 。
大会高端论坛上 , 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武文忠通过《“十四五”国家基础测绘展望》报告 , 详细介绍了积极探索新型基础测绘 ,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加快推进的有关情况 。 “十四五”期间 , 自然资源部将做精做细陆海统筹基础测绘业务、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全空域覆盖、提升基础测绘服务保障能力、优化完善基础测绘发展政策环境 , 扎实推进新型基础测绘试点 , 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构建与服务、重点地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海洋测绘等重点测绘工程 。
值得注意的是 , 中国地理信息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 仍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 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表示 , 目前 , 中国地理信息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 , 面临着从传统测绘转向现代地理信息服务业的难题 , 部分企业重视规模化、专业化 , 对关键核心技术重视不够 。 与此同时 , 政府的科研经费主要投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 , 中小微企业不易得到扶持 ,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意愿 。
徐冠华认为 , “专精特新”对中小企业而言是重要的发展路径 。 “中小微企业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 , 找准行业需求 , 努力提升自身独有价值和创造力 , 在细分领域做精细化工作 。 ”他说 。
创新动力强劲
作为每年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备受关注的环节之一 , “创新秀”如今已拥有不少粉丝 。 从2017年第一届开始 , 一些最初“创新秀”的观众甚至已经变成了站上舞台的展示者 。
“大家好 , 很高兴在这里为大家带来超图软件创新技术的展示 , 说到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 而分布式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自动化技术又是怎么回事呢?”超图软件公司大数据与AI研发中心产品经理蒙莉娜一上场 , 就将问题抛给观众 , 大家饶有兴趣地听着 。
蒙莉娜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分布式GIS的处理自动化技术在简化计算过程、提升工作效率方面所发挥的优势 , 可以将效率提升20倍 。 如今 , 这样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国土测绘、智能城市、交通安全及农业方面 。
“演讲者在表演中并非是给自家产品做广告 , 而更多是把自身企业的创新经验、心得甚至是技术路线拿出来分享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增宁说 , “创新秀”是专门为业界创新企业量身打造的“秀”场 , 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得到启发 , 加快促进地理信息企业转型升级 , 推动整个行业实现技术进步 。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 近年来 , 地信产业出现的很多创新成果 , 都能感受到“创新秀”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 。 而在今年 , 展现三维场景的团队数量明显增多 , 这也是当下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 比如 , 北京埃洛克公司展示了“面向元宇宙的三维重建系统”、上海瞰景科技公司介绍了“无限实景三维建模”的应用、广州南方智能公司则带来了“地上地下一体化城市三维建模”的展示……
“设立‘创新秀’环节的目的 , 就是要在一个多小时内 , 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 让大家既能看到未来在技术、理念、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 也能看到行业新的增长点;既能看到产品、技术的成长 , 也能看到人才成长 。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秀’ , 可以出现更多后起之秀 。 ”“创新秀”主持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李满春说 。 (本报采访人员 孙亚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