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摆脱“宿”命,能否“一笑”江湖?( 三 )
不着眼于当下的“长期主义”固然值得敬佩 , 但是面对抖音悄悄地围剿 , 从后续的结果来看 , 这一决策似乎是“失误”了 。
佛系的宿华遇到了狼性的张一鸣 , 前者的犹豫给了后者“见缝插针”的机会 。
与宿华不同 , 张一鸣相对“激进” , 绝不会放过任何新业务的可能性 , 而且抓住机会就要尽快高举高打 。 2017年 , 业内对张一鸣发展抖音的评价是“砸最多的钱 , 挖最牛的人” 。
抖音最初切入短视频赛道时就选择了避开快手的锋芒 , 从音乐短视频这个细分方向切入 , 将用户切入口锁定在视频质量要求高的群体 。
2017年 , 基于头条的经济实力 , 抖音不差钱地通过大量赞助国内主流的综艺节目 , 引入明星等动作 , 吸引了大量用户 , 并且收购了Tiktok的前身——北美的Musical.ly 。
2018年初 , 抖音爆红 。 据QuestMobile的数据 , 春节期间 , 抖音增长了近3000万DAU , 超越了西瓜视频和火山小视频 , 最高日活达到了6646万 。
此时 , “南抖音、北快手”的局面形成 , 快手感到了“威胁”在逼近 。

文章图片
图3/5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 , 快手开启了商业化元年 , 正式推出快手营销平台 , 并大规模开放信息流广告和社交生态 。
快手营销平台被划分为快手广告与快手商业开放平台两个体系 , 其中快手广告的目标是让广告更高效、更精准 。 而快手商业开放平台则向短视频营销产品链上下游 , 开放流量能力、社交能力、内容能力 , 核心是为了向客户提供长效的营销解决方案 。
当年 , 快手商业化提速之后 , 信息流广告的流量很快实现从10%提高到60% 。
然而 , 危机并没有解除 , 挑战接踵而至 。 尽管2018年 , 抖音关闭了内涵段子 , 受到快手、腾讯、新浪的围剿 , 但DAU却仍然一骑绝尘 。 而腾讯旗下的短视频产品“微视”也更新回归 , “亲儿子”回来后 , 快手这个“干儿子”地位也大不如前了 。
在巨头下场 , 赛道白热化竞争的时刻 , 2019年 , 快手一边打响了“K3战役”提升用户数 , 一边继续推进商业化之路 , 进行更多产品的革新和业务的尝试 。
军政集权 , 能否“一笑”江湖?
下沉市场的红利不再 , 快手只有“近身肉搏” 。
2020年后 , 宿华关于“普惠”的发言开始变少 。 而同时 , 快手的另一位高管马宏彬更多提及赋能、商业生态、私域流量等 , 而马宏彬则直接向程一笑汇报 。
在近两年快手的变化中 , 最重要的 , 莫过于2020年的直播带货崛起 , 与产品设计“由双变单” 。
2020年9月3日 , 快手发布8.0版本 , 兼容双列点选和单列上下滑两种浏览模式;而自2020年初火热的直播带货 , 也直接将快手电商推入了快车道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两部分业务的推进 , 程一笑的作用更核心 。 随着业务的推进 , 快手创始人 , 负责产品、运营、电商的程一笑在逐步被推向幕前 。
快手发布8.0版本之后 , 流量分配更倾向于像抖音信息流一样的广告推荐 , 随之而来的是 , 线上营销的大幅提升 , 超过直播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 。

文章图片
图4/5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年第二季度 , 快手收入为191亿元人民币 , 较去年同期增长48.8% 。 其中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100亿元 , 较2020年同期增长156.2% 。 从对总收入贡献比例来看 , 线上营销服务占比52.1%, 直播业务占比37.6%, 其他服务占比10.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