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科技董事长邱文:园区正在引领变革的未来

每经采访人员:郭荣村 每经实习采访人员:安宇飞 每经编辑:文多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 新生的行业每天都在出现 , 企业面对业态的巨变似乎应接不暇 。 ”在《深圳创新密码——重新定义科技园区》一书中 , 作者邱文曾这样写道 。
园区的出现和发展 , 正是上述“业态巨变”的体现之一 。 华为发布的《2020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提到 , 园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 , 是最重要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 。 据华为企业业务市场洞察显示 , 90%以上城市居民工作与生活在园区 , 80%以上的GDP和90%以上的创新在园区内产生 , 可以说“城市 , 除了马路都是园区” 。
【深圳湾科技董事长邱文:园区正在引领变革的未来】作为深圳重点园区平台公司——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湾科技)的党委书记、董事长 , 邱文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东西方之间的竞争 , 将会为所有企业和每一个人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 “我们需要一种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直面问题 , 深圳湾科技园区正在探寻这种解决方案”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宪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专访时也谈道 , 园区为构建创新生态提供了载体 , 集中了研发、服务、创投、供应链等创新要素 , 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园区不只是企业的“聚集地”
园区 , 通常是由政府规划特定区域 , 对区域内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等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 , 典型的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自贸园区、产业园区等 。
而中国的园区 , 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 陈宪说:“中国原来的工业是分散的 , 比如我小时候在上海 , 弄堂里面都有工厂 , 我家附近的弄堂里面都有棉纺厂、针织厂 , 不远处还有一个造纸厂.如果刮南风 , 那个味道就会飘到居民住的地方 , 很多居民都会提意见 。 ”
陈宪表示 , 改革开放之后 , 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 这些工厂都陆续搬到了园区 。 可以说在中国 , 工业园区的成长与上世纪80年代后的工业化进程同步 , 进而演化出了(工业园区)与科技园区共生的园区模式 。
那么园区仅仅是一个城市中的“企业聚集地”吗?陈宪认为 , 园区还为构建创新生态提供了一个空间的载体 。 园区能够把一个创新生态所必需的条件聚集起来 , 比如研发机构、服务机构、创投、供应链等要素 , “园区化”和“生态化”其实讲的是同一件事 。
邱文认为 , 园区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一个支持企业发展的资源平台和生态平台 , 通俗地讲 , 就是园区平台能够让企业多做生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
那么 , 园区究竟能给企业提供怎样的帮助呢?邱文用深圳湾科技的实践探索举例:深圳湾科技与华为共同运营了“中国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 。 通过推动华为鲲鹏产业生态与深圳湾园区生态的融合 , 帮助华为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产业链环节 , 更快更好地与广大园区创新企业建立生态合作关系 。 “即使像华为这么强的公司 , 和园区开展生态合作 , (也)明显比华为依照传统方式自己建立生态效果更好 , 华为也非常认可这一点 。 ”邱文说 。
邱文称 , 对于深圳湾科技来说 , 园区大量创新企业通过园区平台就能够与华为高效地达成业务合作 , 获取更多更好的行业资源 , 这就是园区平台自己独特的价值 。 同时 , 合作对深圳湾科技在招商、运营、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价值很大 。 创新中心合作不到两年 , 已有超过20家华为鲲鹏产业链重点企业主动落户深圳湾园区 , 验证了“最高水平的招商是不需要招商” 。 深圳湾科技也正在抓紧筹备推出园区鲲鹏产业链主题投资基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