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莫高窟305窟 窟顶东坡 飞天群
藻井外以莲花火焰摩尼宝珠为中心 , 一群飞天在天花流云中穿行 , 姿态潇洒不拘于形式 。 造型显出世俗化 , 有的梳双髻像少女 , 有的穿右袒袈裟似比丘 , 服饰有长裙、袈裟、裙围、长脚裤 , 多种多样 。
在莫高窟窟四壁 , 环窟绘带状飞天一周 , 有天宫栏墙纹为界线 , 以飞天代替过去的天宫伎乐 , 这是隋代飞天变化的特征 。 此时还有一种特殊形态 , 莫高窟276窟有反弹箜篌飞天一身 , 在莫高窟反弹琵琶图形甚多 , 反弹箜篌仅见此例 , 反弹乐器有悖于人体自然规律 , 实属想象中的艺术造型 。
隋 莫高窟276窟 窟顶北坡 反弹箜篌飞天
【敦煌壁画十二仙女图介绍 敦煌飞天,敦煌壁画飞天仙女图片真人】飞天头束双髻 , 背身弹箜篌 , 动作写实 , 飘带飞扬 , 形象潇洒 。 敦煌壁画中背身弹奏箜篌的图象仅此一例 。
这时的飞天最多 , 且流传较广 , 不仅石窟寺院有飞天 , 帝王寝宫也有飞天 。 据说隋炀帝是一位飞天迷 , 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活动飞天”的机关 。 帝国东都的国家图书馆有一处不为人知的玄妙机关 , 每当隋炀帝行幸 , 引路的宫人持香炉前行,只要脚踩殿门前的地面机关 , 图书室门上的木雕飞天 , 就会带动帷幔 , 徐徐上升 。 隋炀帝离去后 , 飞天又放下帷幔 , 恢复如初 。
唐代飞天艺术发展到了顶峰 , 外型塑造和内在精神表达都本土化了 。 其基本形象是菩萨装 , 女性体型 , 特别是盛唐时期受到宫廷舞蹈、仕女画经变画等影响 , 其画法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 , 由天人转变为楚楚动人的宫娥舞女 , 粉壁丹青完全进入了人物画的范畴 , 工笔勾勒 , 重彩平涂 , 形象鲜明 。
初唐 莫高窟322窟 西壁龛顶 散花飞天
飞天头上梳髻 , 修眉细眼 , 肢体柔软 , 一手托莲花 , 一手散花 , 手势生动 。
盛唐 莫高窟39窟 西壁龛内 献花飞天
飞天丰肌秀骨 , 珠光宝气 , 一手持莲花花盘 , 一手拈牡丹花蕾 , 飞身而降 。 线描流畅有力 , 用色绚丽多彩 , 层层迭染 , 加金线提神 , 惊艳绝伦 , 表明盛唐飞天已进入工笔仕女画范畴 。
五代时期 , 继唐后密教经变画、出行图等兴起发展的影响 , 飞天造型单一缺乏新意 , 几乎全为女性 。 头梳单髻 , 颜面秀美 , 朱唇微点 , 情态婉委 , 帔巾飘逸 , 一派净土仙女模样 。 虽然其形象尚保留着唐代画风 , 表现出娴熟的工笔仕女画的风范 , 但已远不如唐代时富丽 , 逐渐转向衰败 。
五代 莫高窟468窟 西壁 散花飞天
飞天为菩萨装束 , 一手托莲花 , 一手拈花蕾 , 仰卧在彩云中飞舞 。 此时敦煌的飞天进入程序化 , 风格单一 。 此图虽工整 , 但云朵、飘带、服饰及至面部表情都有图案化倾向 , 缺乏生命气息 。
在这时期 , 焦墨中略施微染的绘画技法被广泛采用 , 这种画法色彩艳丽 , 勾线刚劲 , 使人物形象的处理都很精到 。 但技法上的强健表现力 , 却掩盖不住艺术上的苍白 , 有创新意境的佳作锐减 。
宋时期飞天绘制的整体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 , 飞天一般面相丰圆 , 神情持重 , 身材窈窕如少女 , 菩萨装束 , 斜披帔巾 , 飘带饰有条纹 。 造型多以线取胜 , 勾线劲健流畅 , 基本为白描人物 , 仅在饰物、裙、巾带上敷彩 , 色彩以石绿、赭红为主要用色 , 冷暖相济 , 简洁雅致 。
宋 榆林窟26窟 北壁 佛宝盖飞天
净土变中的佛宝盖两侧 , 飞天驾云绕行而下 。 其面相短圆似女童子 , 额上有吉祥痣 , 头后梳双髻 , 双手捧花供养 。 墨线勾轮廓 , 以石绿、赭红和白色为主色调 , 风格鲜明 。 璎珞华盖之华丽有五代之遗风 。
- 敦煌网纠纷响应系统优化公告
- 关于生日有内涵的诗句短句 生日祝寿诗词精选四十二首诗
- 客厅画什么壁画有助风水 好的风水画
- 十二生肖最佳配对表格 天生绝配的生肖配对有哪些动物
- 十二生肖的拼音读法怎么读,十二生肖的拼音读法视频
- 七十二龙分金立向图解 七十二龙分金五行详解
- 敦煌网错放类目产品将加强治理公告
- 十二长生风水用法 风水十二长生的用法与详解
- 敦煌网X日达上线
- 敦煌网x日达是什么?有哪些权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