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好!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敦煌壁画十二仙女图介绍 敦煌飞天”的核心内容以及“敦煌壁画飞天仙女图片真人”的相关信息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文章插图
“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 ,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 约573秒后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 进入预定轨道 , 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
15时54分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 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 , 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 按计划 , 3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和核心舱 。 中国航天 , 加油!”
飞天 , 大概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梦!
浩瀚的敦煌壁画里 , 飞天以其丰富多姿的造型和自由无忌的飞翔 , 令观者欣赏、感动与渴望!
永平十年(67年) , 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 , 为梦境所启 , 于是派遣使者出使天竺 , “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 , 后从西域带回了佛典与佛像 。 飞空而至的金人是什么神灵?大臣傅毅将其解释为西域之神 , 也就是佛 。 以佛为中心 , 佛教造像中还塑造了形象繁多的各级侍从 , 而那个明帝梦飞来的天人 , 或许是佛祖 , 或许就是他的侍从之一 , 他在中国有个美丽的名字——“飞天”!
飞天从形象上来说 , 是多重文化的复合体 。 飞天的故乡虽然在印度 , 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等共同孕育而生的!
从东汉、北凉、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历经1000多年 , 飞天又经历了哪些演变?
北魏以前 , 莫高窟早期西域风格的飞天都是上身半裸 , 双手合十或散花 。 下身着长裙 , 露出赤脚 , 飘带宽短 , 缺少飘逸感 。 在印度、伊朗早期佛教艺术中 , 作为天人的乾闼婆 , 体肥身短 , 造型是典型的印度舞者“三道弯”式 , 衣服也很朴素 , 几乎没有飞动的体态 。 印度马图拉早期佛教雕刻中 , 佛光两侧各有一位表现出飞行状的天人 , 身体直立 , 一手托花 , 一手散花 。
公元1世纪印度马图拉地区(北印度)雕刻中的飞天
这种双飞天形式 , 在印度较为常见 , 表示佛说法时 , 天人散花供养的场面 。
北魏前期飞天脸型圆胖 , 有女性还有男性 , 飘带较短;东西魏、北齐时期 , 面相趋于“秀骨清象” , 飘带渐长 , 凌空之感增加 , 势如翔云飞鹤 。
本图飞天来自巩义石窟寺 , 创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时
飞天一手持莲花 , 一手捧莲蕾 , 身着透明薄纱 , 飘带萦回 , 飞在云中 。
第249窟是敦煌莫高窟西魏时期的代表窟之一 , 左页图为窟内所绘两个飞天 。 上者褒衣博带 , 清瘦柔弱 , 呈V形;下者半身裸露 , 强壮有力 , 呈U形 。 着装、体态、姿势各异 , 分别体现了中原和西域两种不同的风格 。 虽然整体上不失轻盈飘逸之感 , 但仍略显稚拙 。 在另外一种解释中 , 此飞天造型和汉代羽人形象相似 。 羽人是画像砖石上有羽翼的仙人 , 和飞天的本义——飞行的神仙悄然暗合 , 飞天的演化即融合了羽人的元素 。
隋代飞天 , 身体弯曲幅度较大 , 脸型丰富 , 身材比例适中 , 灵活多姿 , 融合了“西域式”和“中原式”的艺术特征 , 形成了较成熟的艺术风格 。
- 敦煌网纠纷响应系统优化公告
- 关于生日有内涵的诗句短句 生日祝寿诗词精选四十二首诗
- 客厅画什么壁画有助风水 好的风水画
- 十二生肖最佳配对表格 天生绝配的生肖配对有哪些动物
- 十二生肖的拼音读法怎么读,十二生肖的拼音读法视频
- 七十二龙分金立向图解 七十二龙分金五行详解
- 敦煌网错放类目产品将加强治理公告
- 十二长生风水用法 风水十二长生的用法与详解
- 敦煌网X日达上线
- 敦煌网x日达是什么?有哪些权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