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具( 三 )


“对于有很强主动学习愿望的学生而言,线上课程拓展了学习途径,线下课程由于时间限制未能展开的内容可以通过线上辅助完成,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树’ 。此外,网络课程大多经过精心打磨,逻辑性较强,对于上课时没跟上、听不懂的学生,可以及时定位关键知识点,查漏补缺、学懂弄清 。”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崇茹表示,“线上可以为线下提供有益补充 。”
“但总体上讲,线上交流总是没有线下清晰、愉快 。”刘崇茹也表示,教师的肢体语言、动作、表情,与学生的互动,线上都很难充分完成 。“此外,部分课程平台存在监管问题,鱼龙混杂,学生如果缺乏甄别力,反而可能受到误导,对专业知识产生误解 。而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还是比较需要线下的统一性和仪式感的 。”
提升交互、拓展场景,未来蕴含更多可能
“在线教育的体验有待提高,这个问题不只来自‘教’,也出自‘学’的过程 。老师传递信息方面一般没有太大问题,最大的挑战是适应面对镜头、跟学生沟通减少以后的新场景新环境,但是有的学生不能有效接收信息,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相信今后通过沉浸、交互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效果会大幅度改善 。”于进勇分析 。
不少专家认为,未来在线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更好地优化交互体验,拓展场景,更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帮助学习者获得更高学习效率和更良好的体验 。
魏中龙表示,今后在数据库的基础上,还要将珠宝加工过程细化分解,打造可交互的数字教学产品 。“一件高水平艺术品,从设计到生成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我们运用数字技术将每一环节分解,让学生融入其中,身临其境,实现更充分的交互,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每个工序,他们就有希望逐渐向大师的技艺水平靠拢了 。”他介绍,目前全国高职院校里设立珠宝学院的有五六十所,全国珠宝行业从业者有好几百万人,“如果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对整个珠宝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 。”
“我想,未来还会有伴读机器人,能够为学习者提供24小时的个性化服务,例如结合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提供个性化辅导;还会把一些学习内容放到游戏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例如参考游戏化的关卡设置等 。”姚有杰分析,针对高危、极端、不可及、不可逆,以及一些大型综合场景,虚仿实验等技术能解决安全、人力、物力、财力问题,加深学习深度,“例如数字孪生,直接操作虚拟世界里的孪生体就可以控制物理世界的实体,不用在真实世界里面去操作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
【教学用具】“今后数字化课程发展方向,一是走‘精品路线’,通过三维方式呈现知识;二是虚拟仿真,即使不能3D呈现,通过人机互动帮助学生探索、操作、反馈结果,也会对学生理解知识有很大帮助 。另外,可以进一步推广虚拟教研室,实现跨院校共同备课、同步互动授课,打通校际壁垒,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还可进一步推广二维码进教材,轻轻扫码,就能呈现延伸补充的数字化内容 。”刘崇茹分析 。(本报记者 周世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