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最穷的徐闻县 广东徐闻旧街风水( 三 )


潮州人是在明清和民国时期雷州最早兴旺和凝聚力最强大的商帮 。潮州人指原广东省潮州府的商人,包括潮阳、海阳(1914年改名为潮安县)、澄海、饶平、揭阳、普宁、丰顺、惠来八县,古称潮州八属,潮州地区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沿海,东面与福建省接界,南临南海,山多地少,土地贫脊,所以长期以来潮州百姓或漂洋过海到南洋等地谋生,或经营海上航运和经商,长期以来就形成了潮州人剽悍而善于算计的风格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放海禁后,潮州人的商船又开始井喷式的大批出击海内外,那时就有许多潮州人来到雷州半岛经营糖寮 。因海安港当时有广东五大港口之称,又是雷州府最重要的贸易口岸,所以当时有很多潮州人在海安港和徐闻经商、工作后定居下来,潮州人则主要经营陶瓷、布匹、茶叶、棉纱、土糖、布匹等为主,由其所开设的商号被称为“潮行” 。由于潮人长期在异地经商和工作,所以他们很懂得在客地建立同乡人组织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早在清乾隆初年潮州八属的糖厘商人就在徐闻联合起来组成松散的同乡人团体,后逐渐由定居当地又比较有声望和权势的潮籍大佬及在雷州府、徐闻县任职的潮籍官员出面建立会馆,建馆初始通过捐款的形式动用经费购进旺地的多块地皮作为会馆的产业,当时除了会馆的主体和供初来同乡暂住的客房外,还有铺面收租来维持会馆的日常费用 。

广东省最穷的徐闻县 广东徐闻旧街风水

文章插图
潮州会馆
潮州会馆

广东省最穷的徐闻县 广东徐闻旧街风水

文章插图
石碑古迹
潮州会馆遗址1990年被徐闻县人民政府列为清代建筑保护文物徐闻县城潮州会馆位于古城登云塔南侧200米处,从西向东,门临民主大街 。现存正堂一座,风貌依旧 。潮州会馆为正堂三进七开间,中进为庑廊,与前后进相连,会馆正堂面阔12.6米,进深22.8米,前檐滴水高度5.8米,首进为硬山顶,前檐走廊宽1.2米,皆用长青石铺筑,堂内立10支金柱,梭形,梭形金柱材料高贵,相传为天后娘娘显灵救难的金梭 。上端七架梁、一斗上丁,拱架有驼峰,垂莲,富有潮汕地区特具的建筑特点 。中进庑廊为卷棚结构,梁架为七架梁,一斗四丁 。后进为正殿,殿已毁,十支金柱(方石柱、方木柱、梭形柱、八棱石柱)屋架为七架梁,一斗四丁 。双迭梁,梁下依稀可见“光绪”两字,估为光绪年间重修(1875-1908)具体年月待查 。会馆后陈宅巷井头遗有会馆碑文一通,但文字不全 。现存的潮州会馆,仅是旧馆的后半部分,庭前原有门楼和两侧庑房,1939年日机袭击徐城,门楼被炸,门匾和有关石碑均已散佚,门前有精致石狮一对,现移往烈士纪念碑前 。县城潮州会馆于1983年3月列为徐闻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这所潮州会馆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善,后半部保存完好,现被列为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据徐闻县的地方史志和现在的遗存来看,海安港的潮州会馆建立的时间较早,始于明代,现大体尚存 。而据《徐闻县文物志》上记载曲界墟的潮州会馆建立于清初,在东老街附近,前几年尚发现有会馆老房间的遗址 。另据《徐闻县地名志》上记载,以前在迈陈墟也建有潮州会馆,在老圩西宁街附近,只是历史久远,变迁太大,故址已不可考!
广东省最穷的徐闻县 广东徐闻旧街风水

文章插图
会馆全景
徐闻“广府会馆”全景(二)、广府会馆
广府人应该是雷州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商业团体,有商业的地方就有广府人 。广府人是指来自原广州府属的台山、恩平、江门、香山、南海、番禺、东莞、顺德、新会、清远、三水、花县、增城等地商人 。广府人也是建立会馆最多的商帮,当时除徐闻县城外,在迈陈、石板、曲界、龙塘等县内主要商埠都有相当规模的经营,并在当地相应设有了会馆 。据有关资料记载,徐闻城内的广府人以经营纸料、丝绸、百货、茶楼烟馆、米店、妓院和当铺为主,由其所开设的商号被称为“广行” 。清乾隆年间,徐闻县商业发展较快,出于经商的需要,组织行会、联络乡谊,当时共有296个号,当行、店、堂、厂和370名个人捐白银三千四百二十九两三钱六分,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在徐闻知县汤元芑、徐闻县守备武尚礼等人的支持下,由广府顺德县人左韦齐等十六人督理建造广府会馆 。广府会馆址在徐闻县原宾朴古城东门外,座西南向东北,门临东关墟龙尾街,是旧时民间贸易集散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