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并购、烧钱,快递行业激战2021( 三 )


图5/7
图源顺丰集团微博
三通一达的净利润也在持续下滑 。 今年上半年 , 中通营业收入138亿元 , 同比增长33.7% , 净利润18.1亿 , 同比下降1.2%;圆通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 , 同比增长33.7% , 净利润6.45亿元 , 同比下降33.5%;申通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 , 同比增长19% , 净亏损1.5亿 , 同比下降307%;韵达营业收入为182.1亿元 , 同比增长27.18% , 净利润为4.46亿元 , 同比下滑34.45% 。
尽管亏损加大 , 但玩家迫于竞争压力 , 近两年并未大幅提高派费 。
今年8月 , 中通、圆通、申通、极兔等快递公司先后宣布调升末端派送派费 , 每件快递的派费将被调升0.1元 。
这是源于强监管下 , 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不得不有所缓和 。 今年4月百世、极兔因低价倾销遭整治与行政处罚后 , 6月国家邮政局等七部门明确对价格战等问题提出规范性要求 , 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将快递行业价格竞争纳入监管范围 , 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
去年双十一期间 , 玩家都未对派费有所调整 , 但今年双十一前夕 , 中通快递、圆通速递、极兔速递、韵达快递4家公司发布通知 , 表示将开展“规范快递市场服务价格的工作” 。
在强监管下 , 下半年快递单价下行势头将有所遏制 , 快递行业低价竞争的现状也将有所缓解 。
等到价格战停歇的一天 , 快递企业能将更多重心放在服务上 , 在无法“烧钱换增长”的情况下 , 需要发展多元化业务 , 甚至跨界、转型 。
“第二曲线”难寻
这些年 , 快递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 , 一直在进行商业版图的突破和创新 。
疫情影响下 , 生鲜电商等平台崛起 , 消费者对生鲜配送的需求量增大 , 使得冷链配送成为巨头争相涌入的风口 。
这一领域 , 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快递企业 。 2017年6月13日 , 顺丰正式成立顺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2017年 , 圆通速递推出圆通冷运;2020年 , 中通在冷链领域的布局加快 , 开始以“中心直营+加盟网点”模式扩张;2020年底 , 韵达冷链选择进军冷链领域 , 之后又选择以与第三方合作的模式拓展市场 。
冷链物流是一个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市场 , 在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 , 对于快递巨头而言 , 向冷链物流市场渗透 , 也拥有一定的配送、运输基础 。

倒闭、并购、烧钱,快递行业激战2021

文章图片
图6/7
韵达青海牛羊肉冷链专线 , 图源韵达速递微博
类似的是 , 多年前顺丰也曾加码即时配送——这一与其顺丰同城快递相似的业务领域 , 如今这一业务也被分拆上市 。
2016年 , 即时配送领域竞争加剧 , 背靠电商巨头京东的达达 , 阿里和美团支持的蜂鸟配送和美团配送 , 抢走了一部分顺丰的同城快递件 。
或许是出于防守的需求 , 顺丰于2016年进入同城配送领域 , 针对中高端餐饮、商超细分市场提供1小时达的配送服务 。
今年5月28日 , 顺丰控股曾发布公告称 , 拟分拆控股子公司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顺丰同城”) , 并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
不过 , 顺丰同城的发展 , 还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更多时间 。
在招股书中 , 顺丰同城定义自己为“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供应商” , 并且做到市占率第一 。 但在“独立第三方”之外 , 顺丰同城面临的竞争对手 , 更多的是美团配送、达达、点我达等与电商平台绑定的企业 。
而根据西南证券调研数据 , 2020年即时配送行业 , 已经呈现出美团配送(市占率为47.2%)与阿里系点我达、蜂鸟(市占率为20.7%)的双寡头垄断格局 , 此外达达的市占率约为4.1% , 顺丰同城则仅为1.2%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