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大象再次起舞?( 二 )


以i9-12900K 为例 , 其核心架构分为8个P-core , 8个E-core 。 从性能上看P-core相比 10 代酷睿提升达28% , 而E-core的性能也不赖 , 单核比 10代酷睿的性能要高出不少 。
英特尔对此的解释 , 是“异构架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效能 。
过往 , 英特尔和AMD采用的都是“同构多核”的架构 , 每个核心结构相同、地位相等 。 而“异构架构”则更多见于Arm 等处理器 , 大核心负责复杂的核心运算 , 小核心则复杂低功耗 。 苹果过去两年M1系列芯片便是这种策略 。
不过英特尔并不希望外界认为它的异构架构被成为大小核 , 而是和足球队里的前锋和后卫一样 , 同等重要 。
Sunil Kaimal也举例称 , 现在很多工作场景里 , 有很多人是游戏场景和网上直播同时进行 , 那么E-core负责直播的部分 , P-core被应用到游戏端 , 而不会因为后台在直播的缘故导致游戏性能的损耗 。
与微软在混合架构上的合作 , 即Intel Thread Director(硬件线程调度器)则是实现P-core、 E-core的关键所在 , Sunil Kaima称 , 它可以帮助操作系统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线程放在合适的内核上 , 来保证两个全新的P-Core和E-Core能够无缝地连接协同工作 。
在峰会上 , 英特尔还推出锐炫Alchemist显卡SoC系列 , 从云到边缘端的处理器优化方案 , 数据连接中心解决方案 , 以及英特尔AI生态布局等不同业态的产品 。
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 , 在巩固包括芯片在内的硬件层面能力的同时 , 英特尔意图重塑自己的生态 , 重新拥抱广大的开发者 。
王锐也表示 , 现在的开发者社区已不再是只为X86的CPU、为PC而生 , 而是放在整个数字世界对计算的需求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里面 。
“这本质上是英特尔的回归 , 而不是我们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 , 王锐说 。
Sunil Kaimal也表示 , 整个生态帮助英特尔去优化我们的硬件、软件平台 , 也是英特尔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基于开放 , 王锐表示 , 英特尔也有决心 , 未来要把苹果的生意赢回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