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3日在京召开 。
46项原创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 其中 , 一等奖继2017年度之后再次产生“双子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双双折桂 。
化工和能源生产中 , 催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然而 , 催化反应过程和催化作用机理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黑匣子” 。 解密这个“黑匣子” , 才能让化学反应更加节能环保、更加精准高效 。
包信和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创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纳米限域催化”概念 , 打开了一扇认识催化过程、精准调控化学反应的大门 。
介孔材料在能源、健康、信息等众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然而 , 高分子和碳能否实现“造孔” , 长期以来是国际研究的空白 。
赵东元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 , 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 , 引领了国际介孔材料领域发展 。
至此 , 曾数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已连续8年产生得主 , 这成为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持续提升的最佳注脚 。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源头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我国更加注重原创导向 , 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 , 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大幅提升 。
“基础研究领域 , 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赶超 , 但随着我国对基础研究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 ‘多点开花’是必然的 , 更多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一定会不断涌现 。 ”赵东元院士说 。
面对科研“无人区” , 基础研究需要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 。 包信和院士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只要方向对 , 就不怕路途遥远;只要坚持 , 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热 。
采访人员:张泉、温竞华
新华社重磅文章:十问中国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产生“双子星”】收藏!2022年放假安排 “不少菜比肉还贵”?透视近期蔬菜涨价背后 新闻背后的故事丨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 , 背后细节令人难忘 时间轴回看 | 出差三人组的90天太空之旅
播下一粒种子 , 会看到什么?
这条线索 , 国务院督查组是如何顺藤摸瓜揪出了背后猫腻?|新闻背后的故事
天有明月人有诗 , 愿人长久共此时
揭秘“演艺练习生”招募乱象|视点深度
国务院大督查(七):资格资质随意认定 天津一书法协会办事处违规发证被查处
“双减”政策落地后 , 新学期将有啥新变化?
国务院大督查(六):抽查10余户无一户水龙头能正常使用 , 新光村农村饮水工程成“摆设”
国务院大督查(五):申领惠企资金有多难?吕梁一企业主吐槽11个月“累心”遭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