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墅空间设计创始人潘晓卫:从设计到管理,跨界的挑战刚刚开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2年 , 潘晓卫创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逸墅空间设计 , 并设计出了诸多经典空间案例 。 从业是19年 , 潘晓卫对设计有着怎样的理解?从设计师到企业管理者 , 他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走进本期设计看点 , 聆听这位设计匠人的修行之路 。
潘晓卫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中心理事会理事
上海国际设计周艺术指导
上海国际设计周联合策展人
逸墅空间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01
设计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
科班出身的潘晓卫 , 毕业之后带着满腔热血进入了设计行业 , 并毅然决然地跳进创业的浪潮 。 这些年的创业经历 , 让潘晓卫对待自己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 他将所有努力的种子都种在了高端别墅空间、办公空间、及展厅空间等设计领域 。 人们常说 , 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前提下 , 同时具有艺术家的素养、工程师的严谨思想、旅行家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居住者的生活美学方式.......而设计于他而言 , 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 。 怎怎么把设计做好?他说:”所谓设计 , 就是让富有创意的设想 , 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实现的过程 。 ”并在设计过程中 , 准确具体将客户的需求表达出来 , 与客户沟通最终达成一致 , 才是设计理念的真谛 。 多年的设计生涯下来 , 也让潘晓卫最终懂得:所谓的设计理念 , 就是解决矛盾 , 设计需以“中和为美” , 综合客户的想法 , 让双方的价值观达到和谐统一 , 才能创造出一个很好的作品 。 而这个过程 , 正是设计师与客户价值观的体现、设计价值的体现的修身、修心之路 。02
从设计到管理 , 跨界的挑战刚刚开始
“设计与管理的底层逻辑是不一样的 , 管理对于设计师来说 , 是一件充满挑战与困难的事情”潘晓卫说到 。 从设计师转换成管理者的角色 , 在他看来 , 最大的挑战还是管理上 。 “现在大部分90后、95后设计师 , 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 , 同时也具备很多新奇的想法 , 他们的设计心境 , 我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及精力去了解、熟悉 , 去读懂他们的需求 。 ”然而市场上很多设计公司的老板 , 他们对于员工都会有一票否决权 , 很多汇报方案的时候 , 只要不符合落地标准甚至其他因素 , 他们都会出于公司利益或顽固不宁的思维去否定 , 这会严重打击这些年轻设计师的自信心 。 面对这一切 , 潘晓卫还是很愿意吸纳新生代的创意 。
尽管如此 , 设计师圈出名的加班文化仍然是公司留住人的最大阻力 。 潘晓卫坦言道:“身边很多同行能够坚持在设计行业待的人是少之甚少 。 ”潘晓卫认为:设计师是一个需要具备工匠精神的群体 , 在设计的作品中 , 每一部分都灌满了我们辛苦努力的心血 , 同时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 , 很难会避免加班的情况 。 所以在挑选合适团队成员时 , 潘晓卫往往会考验这名设计师是否具备对设计行业的热爱及忠贞 , 因为这些都是影响能否在公司团队中一起并肩作战的因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