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蓉蓉(华东理工大学传媒系教授)
在宋代诗学的发展进程中,禅宗的思维方式与文字表达方法为宋代诗学关键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创作实践经验 。这一点在宋代诗学“活法”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得尤为分明 。“活法”指尊重法度,且承中有变,句法修辞“陌生化”却不失自然畅达 。江西诗派诗人吕本中(1085—1145)被公认为该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在《夏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识活法 。所谓活法者,规矩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 。谢元晖有言,‘好诗流美圆转如弹丸’,此真活法也 。”这一理论的正式提出在相当程度上纠正了江西诗派过度峭涩生硬的弊端,讲求变化不测而不离规矩,使宋诗拓展出流美圆转的一路风格 。然而,作为一个带有明显禅宗话语特征的诗学理念,探究其源起,不能忽略北宋文字禅代表人物,“云门中兴之祖”雪窦重显(980—1052)的贡献 。
雪窦重显(以下或称“重显”)《颂古百则》的创作植根于云门宗禅学的思维方式与修持方式,继承了贯休(832—912)“诗禅一体”的诗学观;石头希迁(700—790)诸法万殊,归于一元;动静互摄、圆转无碍的“回互”理念以及智门光祚(生卒年不详,宋真宗时人)以日常化经验化的语言表达展现“佛法不离世间法”的用心;以活泼锋锐的禅机,借助“参活句不参死句”“呈机夺机”以及流畅灵动等观念与手法,初步完成了“活法”理论的内涵与体系建构 。
首先,参活句,不参死句 。“活句”指意在言外,直指心性,非逻辑化的表达;而“死句”则是严守字面含义,不离规矩的表述 。“参活句”就是要通过对文本题外之旨的发覆,超越文本意障,进入“事事无碍”的禅悟之境,重显“颂古”四十一则云:“活中有眼还同死,药忌何须鉴作家 。古佛尚言曾未到,不知谁解撒尘沙 。”这是为解说赵州和尚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投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的一段机锋而作(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四七) 。这是禅师常用的一种表述方式,意思是:不许夜间行走,但天亮必须赶到 。大死是彻底否定,大活是彻悟 。彻悟是从死禅上升到活禅的路径 。重显在诗中表达的正是逼入绝境,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完全突破正常的思维方式,关闭语言意义与日常经验的联结通道,打碎文本的障碍,以直觉性来体悟,才能获得佛法真理的意思 。他将了悟置于文本意义之上,追求字面背后的兴象玲珑和思理超越,将非逻辑化的诠释方式与诗性之美融合到一起,创新了义理表达的方式,促进“诠释”与“体悟”的结合,这种做法正是“活法”理论所追求的“出于规矩,不离规矩”的体现 。
其次,善打机锋,出人意表 。重显注重采用新颖的喻体和陌生化的表达方式来对公案的主旨予以破解 。其三十九则云:“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秤兮不在盘 。便恁么,太无端,金毛狮子大家看 。”这则颂古是对云门问答的发明:“偕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门云:‘花药栏 。’僧云:‘便恁么去时如何?’门云:‘金毛狮子 。’”(圆悟克勤《碧岩录》卷四)所问均是关于本体和出处的大关节,所答却是日常言语,看似不相关的物象 。“星在秤兮不在盘”,意为真理本体在于心,不在于言,如一杆秤,准星在秤杆,不在秤盘;“金毛狮子大家看”,意为了悟出入之境的门道在于每个参悟者的修行,路径虽殊,万法归一 。重显打破了传统修辞形式,用更机变的比喻和日常化的语言来体现禅机和道心,这种“陌生化”的表达方法改变了传统诗歌文本在形式上的拘泥,呈现出新的审美气象 。特别是化俗为雅的修辞手段以及将日常物象融入诗境的手法,更可视为“活法”理论中“有定法而无定法”之观念的前驱 。
- 《在人间》读后感800字 在人间读后感800字
- 好习惯伴我成长演讲稿
- 来自宇宙的快递 宇宙快递公司
- 有的人容易迷路什么原因 迷路人间
- 孕妇钙片图片 孕妇钙片推荐
- 幻想系玩具 幻想玩偶动画
- 圣骑士绝版幻化 血骑士幻化任务
-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七八的下一句 人间之不如意十之有九
- 人间失格故事梗概800字,人间失格故事梗概英文
- 来自新世界 新世代英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