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些大,但我觉得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这个话题,从人的本身来解读,从自身的体会来思考,有所失,亦有所获 。
人类精在有所改变,贵在向好的方向改变,追求成就感 。这是人类不同于普通动物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前半句更多是做人,后半句讲得就是做事 。
做人,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物理老师兼副校长杨老师说过一句话,至今难忘“凡事就怕认真,你们不用买高考秘方,更不用上高价培训班,只要把你做过的每一道题,保证再见了绝不犯错,就能上清华北大” 。实际上,确实是这样,高考的题目没有那些特别偏的题目,丢分的地方往往是做过的题,会做的题,这丢一点儿,哪儿丢一点儿,给丢没了 。
浅显的道理并不复杂,然而作为高级生物的人类,最大的缺点和最大的优点都在于“贪婪”与“懒惰”是一种本能,两者综合起来就是寻求和推崇“速成”,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着这样的低级错误 。推崇一夜暴富秘方,推崇快速圈钱法则,推崇事后思维 。很多事情,明明只要我们细化到第一步动作,不厌其烦地详细执行每个一细节,就会有好的结果,却去求速成之法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明明管住嘴少吃30%能饱坚持100天也能瘦,却要去最贵的健身房,搞一周的素食餐 。
明明认真做任何一件事,就可以总结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偏偏沉迷于阅读大量理念并不一致的产品设计法以速成 。
明明认真的学习、交流及学习就可以使自己水平提高,偏偏要去听大佬们的成功学
。。。。。。
总之,明明可以更认真做一件事情,就可以使事情有更美好的结果,却贪多求大,而不得善终 。
有时候,不光是这些细节,在做人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很深的触动意义 。我在想,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讲,就高中背的那些名言警句,只要在人生中坚持在细节中应用其中的几条就能成为一个高崇的、受人尊敬的人,但是很少有人真的坚持在细节中这么做 。
有恪己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爱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有选伴的“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 。”,有行为的“临川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团队的“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这些条,真的都做到了么?似乎往往并没有 。
【日常生活中怎样从小事做起?】于是,我想,怎么做一个成大事的人,怎么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怎么做一个别人愿意与你一起奋斗的人,无不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 。正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才形成别人对你的感知,你对别人的感知,每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感知 。才能形成,“此人做事,是否可成”的判断 。
做事,循顺渐进是自然规律
小时候,我爱做的事情是‘生火’,就是从一根火柴开始,在不用汽油或蜡烛的情况下,把它变成一堆熊熊大火,并乐在其中 。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做事的过程,只有一根火柴的时候,真接点一根树技会灭的,更别说煤炭或森林 。
往往是一根火些点燃几个麦秸,燃起后放上小树枝,继而细的枝干,继而粗大的劈柴,整个粗大木棒,继而变成了熊熊大火 。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点我觉得做团队也是一样的道理:
1, 在点火的初期,你不要在乎形状是否完美,火焰是否漂亮,而是在于,是否在一个可燃块结束前,点燃了更多的可燃物,如果YES,那就OK,如果是NO,必灭无疑 。它烧任它烧,只要着点,就是好的,都有机会做大 。
2,在加柴的过程中,有些燃不动/耐燃的东西要时时调整 。如果在火苗幼小时期,错误判断加了大柴,会使得大柴还没有燃起来,之前积累的火苗己经熄灭 。我想,这个过程就是需要判断的过程,需要怎么调方位,怎么换材料来搭人才的梯队,使之壮大就很重要 。
- 双重性格的人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发挥自如?
- 学生党怎样在暑假快速减肥?
- 兆头 征兆是什么意思
- 宗族仪式当中祭祖和修族谱等行为该算封建迷信还是文化传承?
- 手拉壶和手工壶的区别
- 我要准备一节复习公开课,八年级的数学复习课怎样上才能更高效?
- 开学后教师节就到了,怎样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 怎样洗澡可以美容护肤?
- 据说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有一定性格缺陷,应该在教育中注意些什么,怎么做才能避免性格缺陷?
- 阵风与歼10的区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