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 ,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 , 95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首个女天文台台长叶叔华 , 全英文演讲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 , 以行动争取男女平等 。 她的发言引发网友热议 , 迅速登上了微博话题热搜榜的第一名 。
2021年11月1日 ,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 , 叶叔华参会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天花板”现象值得重视
“95岁高龄”“中科院院士”“每天坚持工作” , 这几个关键词语确实给予女性诸多鼓舞 , 同时也引起了对现实中女性境遇的思考 。 201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女性家务劳动时间是男性的2.6倍 , 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 由于女性承担的生育压力和家务劳动压力比较大 , 她们确实有可能受到职场歧视、职业发展限制 , 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现象 。 【】
放眼今天的世界 , 从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体育竞技等各个层面 , 越来越多的女性以实绩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她时代” , 贡献出耀目的“她力量” 。 但即便如此 , 另一种现实依然不可忽视 。 权威调查也显示 , 世界顶级科学家中 , 女性仅占一成 。 以至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也发出这样的感叹 , “长期以来 , 男性主导的社会 , 女性的才华被忽略 , 一半的人类智慧浪费了” 。 这可算是科学界为女性争取更多机会的千年一叹 。 女科学家遭受的事业困境 , 与普通的职场女性一样 , 哪怕资历、能力与男性相当 , 大多数高级职位依旧与女性无缘 , 这是女性个体难以冲破 , 又普遍存在的“天花板”效应 。 【】
打破“天花板”需要奋斗
唯有奋斗 , 打破偏见 。 叶叔华鼓励大家:“如果你想要获得平等 , 你必须为之奋斗 。 你要展示你的能力 , 要努力工作 , 兢兢业业 。 只要我们女性努力做到更好 , 女性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 ”其实 , 叶叔华的个人奋斗故事比她的演讲更励志 , 她也以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信念 。 院士的励志故事也告诉我们 , 只有走出个人的“小世界” , 敢于翱翔 , 才能看见更广阔的天空 。 相信叶叔华院士的这场演讲 , 会引起更多共鸣 , 让奋斗者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也会激励更多年轻人 , 不要自设“天花板”;如果有 , 就别盯着“天花板” , 去仰望星空!【】
无可否认 , 现实中这种无形的、人为的困难 , 或者性别不平等之类的因素 , 确实阻碍了某些有资格的女性在体系中上升 。 但事实上 , 上升通道受阻这样的“天花板” , 并非女性独有 。 更多的时候 , 那块“天花板”隐藏在人们的心中 , 人其实是观念的囚徒 。 文化传统带给女性的潜意识就认为 , 女性在事业之外 , 还可以退守家庭 。 有时候恰恰是这一点 , 阻碍了女性拼搏进步 。 女性成长 , 过于强调“天花板” , 才是最高的“天花板” 。 因此 , 女性想打破这层“天花板” , 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提升 。 当然也需要公共政策 , 社会和家庭的扶持 , 尤其要期待社会观念的整体进步 。 【】
让“她力量”更平等地显现
女性的职业“天花板”客观存在 ,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行破除 。 首先在政策上 , 应该积极推广公办和普惠托育等服务、进一步制定完善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政策等 , 让女性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 。 其次 , 一些地方仍然对妇女存在歧视现象 , 应该进一步破除社会成见 , 男女共享教育、文化、经济和政治资源等 。 最后 , 要纠正“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男性适合逻辑思维女性适合形象思维”之类的刻板印象 , 构建新的性别文化 。 当然也应该注意 , 不能一味追求“男女都一样” , 这种思维实际上是将男性作为一个参照系 , 女性向男性看齐 。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 , 女性要自立自强 , 主动争取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