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1/4
11月5日下午消息 , 医疗AI企业鹰瞳科技今日正式在港上市 , 发行价为75.1港元 , 开盘即遭遇破发 , 下跌11.85% , 报66.20港元 。

文章图片
图2/4
据招股书介绍 , 鹰瞳科技最早成立于2015年 , 是中国首批提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 , 并将其用于早期检测、辅助诊断以及健康评估的医疗器械公司 。 截至正式登陆港股 , 鹰瞳科技此前经历共计9轮融资 , 累计金额超过12亿元 。 公司股东名单包括复星集团、中航信托、平安医疗科技等企业 。
作为业内盛传的“AI医疗第一股” , 鹰瞳科技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一直深受关注 。 目前 , 同行企业中包括科亚医疗、推想医疗、数坤科技等企业均正处于申请上市阶段 , 如今公司遭遇上市破发 , 这无疑在向此前一直上市不顺的医疗AI行业 , 洒下了几粒寒霜 。
商业化落地困难重重
今年6月21日 , 鹰瞳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 冲刺IPO , 瑞银集团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 经过4个多月的准备与上市问询 , 如今公司正式登陆港股上市 。 朋友圈 , 一众鹰瞳科技的创始股东均纷纷发出欢呼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
从营收看 , 招股书显示鹰瞳科技2019年和2020年营收与毛利均呈上涨趋势 , 营收分别为30.4百万元、47.7百万元人民币毛利分别为16.11百万元、29.09百万元 。 其中 , 2020年上半年营收6.5百万元;2021年上半年营收为49.5百万元 。

文章图片
图3/4
【首日破发!“亏损户”鹰瞳科技上市 AI医疗前景几何?丨财星球】
而在亏损情况方面 , 2019年和2020年年内亏损分别为87.14百万元、79.63百万元 。 其中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 , 2021年前六个月亏损48.8百万元 , 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 , 2020年前六个月亏损37.5百万元 。

文章图片
图4/4
至于亏损原因 , 鹰瞳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 , 主要归因于与候选产品研发相关的研发开支 , 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 。 据招股书数据 , 2019年与2020年 , 鹰瞳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4121.2万元、4230.9万元 , 分别占收入135.5%、88.8% 。
对于AI科技企业而言 , 由于研发壁垒高、商业化落地困难等方面的原因限制 , 目前整体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 尤其在医疗领域 , 由于每一款产品的采购与使用往往关乎使用者“生命健康” , 因此大型医疗机构在对于AI医疗类产品采购方面都极为谨慎 , 最终直接导致从事生产并提供医疗AI类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企业变现困难 , 整体商业化进展缓慢 。
在招股书风险提示一览 , 鹰瞳科技也曾提示称 , “我们无法保证对于我们的人工智能早期检测、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需求将在合理的时间内达到预期水平 , 也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入” 。 据招股书显示 , 目前公司的财务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产品组合的成功 , 而产品组合主要由三个版本的Airdoc-AIFUNDUS构成:
其中 , Airdoc-AIFUNDUS(1.0)是一款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软件(SaMD) , 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协助医生做医疗诊断 , 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 。 另有Airdoc-AIFUNDUS(2.0)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Airdoc-AIFUNDUS(3.0)主要用于辅助诊断病理性近视和视网膜脱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