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风水讲究整体不分割( 二 )


在古人的风水观念中,阳宅建筑的环境模式是以“气”和“聚”这两个概念为核心的,“气”而能“聚”的环境都是吉利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它不讲究秩序性 。只要认真研究,就会发现,它通过一种类比的方式建构起了内在的风水秩序,其“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的次序和罗盘八卦的占断定位,乃至一般人难以解读的复杂罗盘盘面编码,都足以说明它是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秩序,其中蕴涵了阴阳平衡、伦理等级、天人合一等复杂的内容 。
这种模糊性与秩序性的结合,使中国古代住宅建筑中的风水观念显得浑融自洽 。例如,江西赣州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当许多现代城市为“小雨成溪,大雨成河”的城市排水问题深表忧虑时,客家人依据风水观念建筑的赣州城900年来却一直没有发生过城市积水现象,至今仍静静地为30万赣州人服务 。

组织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风水讲究整体不分割

文章插图
当代栖居文化中的风水,是以当代地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地理科学中的大气、地形、水文、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交通与聚落等理论,是当代风水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也决定了当代风水学的科学性 。
而以宜居、安全、健康、环保、舒适、优雅为价值追求,则摒弃了古代风水的吉凶祸福之说,追求的是科学文明的栖居环境 。
其布局原则,从地理环境整体性来看,要系统规划,科学选址 。地理环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水文,生物、地貌、岩石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彼此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从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其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整体的改变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
风水理论也是把某一区域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看待,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把区域中所涉山川、河流、树木、土壤、大气、阳光等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要素 。然后从整体上把握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优化结构,寻求最佳功能组合 。

组织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风水讲究整体不分割

文章插图
从地质勘验来看,则要有利于健康和安全 。古代风水学对地质很讲究,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也证明这是科学的 。地层是否稳定,地下水埋藏深浅,直接影响着住宅的坚固和安全 。譬如垫层地质松软,则不适合营造高层建筑 。在矿藏分布地区,由于采矿和地下水的分流,有可能形成地下采空区和地下水漏斗区,日久有可能成为陷落地带,造成建筑物的下陷和倾斜 。土壤如果受过污染,有放射性或者毒害物质,或者当过垃圾场或与垃圾场太近,都会对居住者造成健康危害 。
建筑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通风 。中国位于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阳光都由南方射入 。朝南的房屋利于采光 。尤其是冬季,太阳东南升起,西北落下,正午在正南,朝南的房屋能够充分接受光照,使冬季不再寒冷 。实践证明,冬季时朝南的房屋比朝北房屋的温度要高1—2度 。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 。中国大部分为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房屋坐北可以避北风 。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房屋朝南可以接纳夏季凉风 。
【组织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风水讲究整体不分割】观察山形地势,可避开天灾人祸 。古代风水师认为山有来龙去脉,水有来气去势,合以卦象,关系祸福吉凶 。说起来抽象而玄奥 。现代地理学对于地形地势对聚落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研究 。认为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宜于居住 。但也提出,在山区河流附近,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是危险地带 。2010年8月甘肃陇南发生的大面积滑坡和泥石流,就是一个重要警示 。在半山坡,干涸废弃的河滩上建房为选址大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