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风水讲究整体不分割


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它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 。传统风水学到底有着怎样的思想精华?当代栖居文化中的风水又是怎样的呢?

组织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风水讲究整体不分割

文章插图
风水,又称“堪舆”“青乌”“青囊” 。它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据说周成王迁都洛邑、周公卜洛时,就已经运用了“风水”方法,后来经过晋代郭璞等人的理论加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人建筑住宅时选择环境与处理环境的一整套观点与方法 。主要包括“觅龙”、“察砂”、“观水”和“点穴’四个方面 。
所谓“觅龙”,就是建住宅时要寻找适宜的山脉作为基础,强调“远观得势,近观得形” 。
所谓“察砂”,就是在建住宅时,除主山脉之外,也要考虑住宅周边的形势,要求四周的小山能够起到遮挡恶风,增加小环境气势的作用,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方环抱、多层展开的良好态势 。
所谓“观水”,就是建住宅时要寻找理想的水文环境,既要求水口开闭有度(注:水的入口叫“天门”,水的出口叫“地户”,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若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象征财源茂盛),又要讲究水形富贵有致(如“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同时还必须水质甘香清洌(如“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 。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 。其色淡,其味辛,其气烈,主下贵 。若酸涩,若发馊,不足论”) 。
所谓“点穴”,就是最后确定住宅的具体位置,这其实已由前三个方面做出了规定,只不过在具体操作上还有许多细节讲究罢了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这一概念本身是作为一门选址科学而产生的,一开始就具有地理区位的意义,相当于今天的环境科学 。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风水常与术数、卜筮、阴阳结合,带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可以说,风水本身是科学,但是在发展中沾染了大量迷信玄学色彩 。好比宗教本身不是迷信,却常被披上迷信外衣 。

组织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风水讲究整体不分割

文章插图
古代风水认为,地分阴阳,宅有吉凶 。山形地势,采光通风,河流走向,地质水文,都直接影响到家宅的健康和安全 。顺应其机理,达到和谐,互不为害,即为吉,反之则凶 。其中最朴素的道理就是不能忤逆自然 。而其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天地人合一 。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生态美的看法还并不成熟,但以此来观照中国古代住宅建筑中的风水观念,会发现它在许多方面蕴涵着中国古人追求人与自然一体和谐、诗意栖居的生态美诉求 。
按照中国古代风水观念进行布局的住宅,虽然因居住者身份地位、宗族名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如皇宫、相府、爵爷、百姓等根据等级不同,有许多具体规定),但总体上却呈现出气动布局的特色—讲究气势之美,追求动态之妙 。
如果说中国风水观念在住宅建筑环境布局上以“气”“动”为美的话,那么,在住宅的几大环境要素上则以屈曲流转为妙,反对刻板、呆滞 。故其“觅龙”时总的要求是以群峰起伏,山势奔驰为好,认为这种山势为藏气之地,是得“真龙”;“观水”时,则提出“湾环曲折,水格之贵,直流直去,下贱无比”的看法 。
谐和生情是古代风水观念的一个重要诉求 。它创设住宅环境内部的和谐韵味,追求小环境与大环境之间的互感互生,更赋予了住宅主人与居住环境之间日久生情的超越情怀 。据《晋书·魏舒传》记载,“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 。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 。”魏舒听了以后,发奋向上,后来果然当了大官,以行动验证了相宅者的预言 。由此可见,住宅建筑的风水观念对居住者的心理暗示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