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换帅” 72岁创始人张瑞敏交棒( 二 )
最近几年 , 海尔核心管理层成立了海创客、海创合、海创智等多个持股平台 。 海尔管理层通过这些持股平台 , 深度参与两家“小海尔” , 进而控制海尔集团的实际资产 。
海尔系目前的三家上市公司股权穿透后:
海尔智家由海尔集团持股22.82% , 海创客和海创智合计持股9.45% , 另有周云杰等管理层通过HCH(HK)持有海尔智家股权;
海尔生物由海尔集团持股16.25% , 海创客和海创睿合计持股25.61%;
盈康生命由海尔集团持股20.32% , 海创客持股19.37% 。
随着股权明晰化 , 海尔集团资本运作也在加速 。 除实现海尔智家三地上市 , 推动医疗板块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上市外 , 还试图将旗下物流、整体橱柜、笔记本电脑业务同时推上资本市场 。 目前 , 海尔系物流公司日日顺、整体橱柜公司有屋家居都处于创业板IPO排队中 , 已经登录新三板的雷神科技也在上市辅导中 。
除了这3家已经处于IPO进程的公司 , 海尔还有几大业务板块也一直吸引资本市场的注意 。
其中 , 海尔地产作为海尔集团的率先进行的多元化尝试 , 一直备受关注 。 巅峰时期 , 海尔地产曾豪言“3年16倍 , 5年30倍 , 用6年时间超过万科 。 ”但是六年又六年 , 万科已经在2020年已经站上6900亿规模 , 而海尔地产去年仅有220亿规模 , 已经卡在百强门槛上 。
海尔近几年大力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物联(原海尔工业控股)也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 。 卡奥斯物联作为工业互联网的代表 , 本质是工业级网络平台 , 把人、数据和机器紧密地连接起来 , 让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处于开放、可沟通的网络平台上 , 核心模式是大规模定制 , 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本增效 。
因为踩中“中国制造2025”的热点 , 卡奥斯物联被资本市场颇为看好 。 今年4月 , 中国高成长企业发布会披露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中 , 卡奥斯物联以11亿美元的估值上榜 。
海尔集团除了在家电、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深度布局外 , 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也多有投资 。 主要包括全资持有的海尔集团财务公司、持股49%的海尔消费金融、持股17.15%的青岛银行(002948.SZ)、持股19.76%的北大方正人寿和持股8.26%的中金公司(601995.SH)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