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家|星辰大海:天问一号的奔向火星之路( 二 )


科学大家|星辰大海:天问一号的奔向火星之路

文章图片
图4/39

火星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整体特征 。 如因为它比地球小 , 所以呈现低重力的特点 , 只有地球重力的3/8左右 。 因为它比地球离太阳更远 , 因此有弱光照、偏低温等特点 。 但其四季和昼夜的变化跟地球很相似 。
我们现阶段对于火星的探测主要基于两个目标 , 一是从行星学的角度认识火星 , 以认识地球的未来;二是对火星资源进行探测 , 以期能对这些资源有一些新发现 , 未来能为我们所利用 。 比如未来人类是否能去火星并把火星做星际航行的一个中转站 , 是否存在能为我们所利用的资源?因此 , 我们要把航天器送到火星轨道、火星表面进行探测 。
火星之旅 , 人类蹒跚起步
2020年可以说是火星探测的一个高潮年 , 我们国家的“天问一号”成功发射飞向火星 , 并在今年成功着陆火星 。 那么 , 我们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火星探测的历史还是很长的 , 早在1960年 , 在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后不到三年的时间 , 人类就开始了奔往火星的征程 。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苏联的“火星1A号” , 但很可惜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 , 它最终并没有到达火星 。 但毋庸置疑 , 它开启了人类对火星探测的序幕 。

科学大家|星辰大海:天问一号的奔向火星之路

文章图片
图5/39

人类首颗火星探测器——苏联“火星1A”(1960年10月10日)
接下来可以把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的火星探测任务 , 不太严格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火星探测的初期 , 这个阶段虽然没有取得很多成果但也非常重要;第二个阶段是相对沉寂的时期;第三个阶段 , 又一个高潮期 。
我简单介绍下这三个阶段的基本情况 。
第一个阶段是1960年到1976年 , 这个阶段里实施了23次任务 , 到目前为止一半左右的火星探测任务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 。 首先是1964年美国的“水手四号”发射 , 1965年掠飞火星 , 与火星擦肩而过 , 近距离拍摄了火星的第一张照片 。 这在火星探测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 到了1971年 , “水手九号”成功实现了火星的环绕探测 , 并进行了更全面的遥感探测 , 绘制了85%火星区域的影像 。 “水手九号”在火星探测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航天器 , 让人类对火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 之后1976年的“海盗号”则更加出名 , 是人类在火星表面着陆的第一个航天器 。 即在1976年 , 它实现了火星的环绕和着陆 , 更真切地看到了火星的形貌 。 到此为止火星探测的第一个阶段就告一段落了 。

科学大家|星辰大海:天问一号的奔向火星之路

文章图片
图6/39


科学大家|星辰大海:天问一号的奔向火星之路

文章图片
图7/39

水手九号(1971年 , 美国)传回了7329张火星照片 , 绘制了火星85%的地图 , 分辨率为1–2千米

科学大家|星辰大海:天问一号的奔向火星之路

文章图片
图8/39

海盗号(1976年 , 美国)以探寻火星表面生命为目标 , 完成了环绕+着陆火星探测
第一阶段为什么要告一段落?因为此阶段的火星探测主要有两个国家参加:美国和苏联 。 他们围绕着谁第一个到达火星、谁第一个着陆进行竞赛 , 这种竞赛成为了第一阶段火星探测的主要动力 。 但随着竞赛的第一名归属确定之后 , 接下来自然进入了一个没有驱动力的沉寂期 。 所以 , 1977年到1990年间基本没有火星探测的任务 。 仅苏联有两次对火星的“福波斯”(Phobos)探测任务 , 但最终也没有成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