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工厂观察|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将IT技术纳入工业逻辑?

从蒸汽机 , 到电 , 到信息技术 , 工业发展历经了机械化革命、电气化革命与信息化革命 。 2011年 , 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来概括数字化与智能化带来的制造业变革 。
变革的发生往往不是一夜之间的显著变化 , 就像15世纪的人们绝不会一天早上打开窗忽然听到 “中世纪结束”的宣言 , 它常常是润物细无声的 。 变革也是不均衡分布的 , 工厂是直观感受变革的一个绝佳观察地 。
对于当下制造业的变革 ,“黑灯工厂”、“无人工厂”成为关注焦点 , 其因机器对人彻底替代的极致性而变成观看变革的窗口 。 但这并不是当下存在最普遍的情况 , 也并非是制造业变革的方向目标 。
实际上 , 从工业逻辑出发 , 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词是良品率与成本——尽可能提高良品率与尽可能降低成本 。 当然 , 当下而言还要增加“绿色”和“低碳” 。
那么具体而言 , 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将IT技术纳入工业逻辑 , 让数字化转型安全及“看得见”成效?
“在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中 , 我们构建了云-边协同AI工业视觉检测平台 , 实现了产品质量缺陷的智能检测 , 将检测误检率降到0.5%内 , 漏检率降为0% , 实现全自动和智能化 , ”在施耐德电气武汉的发展中“灯塔工厂” , 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数字化解决方案负责人冒飞飞分享道 。
灯塔工厂观察|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将IT技术纳入工业逻辑?
文章图片

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数字化解决方案负责人 冒飞飞
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在2018年被达沃斯经济论坛和麦肯锡从全球工厂中选出 , 评为发展中的“灯塔工厂” , 同年11月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 , 主要生产微型断路器、接触器和其他工业控制类的小元器件 , 这三类产品的产能目前在施耐德电气所有工厂中是第一 。
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是施耐德电气全球28家工厂中第一家全面部署EcoStruxure整体解决方案的工厂 , 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楼宇、配电、机器、工厂、电网五大系统的智能化、物联网升级改造 。 工厂里有348个无线电能测量模块 , 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压力、温度、湿度等 , 能源使用被及时适应性调控 , 机器设备可以在出现故障前就被及时干预 , 最后实现了0配电故障停机 , 以及超过10%的能源优化 。
灯塔工厂观察|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将IT技术纳入工业逻辑?
文章图片

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聪
“武汉这家工厂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归结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不断提升内功 , 提高公司在精益生产和精益运营方面的能力 。 第二部分是加速自动化的升级改造 , 第三部分是数字化的转型 , ”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聪表示 。
冒飞飞则阐述了实现数字化的四维融合 , “一是能源+自动化 , 二是从终端到云 , 三是从设计与建造 , 到运营和维护 , 四是从分散式管理到集成化企业管理 。 ”
灯塔工厂观察|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将IT技术纳入工业逻辑?
文章图片

上述所提及的AI工业视觉检测平台就是第三部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 , “在接下来的一年到两年之内 , AI视觉的推广将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 ”李聪说道 。
制造业工厂如何与云厂商合作满足数字化转型需要?
武汉工厂所生产的小型断路器、接触器等电器部件 , 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焊接、绕线操作 , 即便是用全自动化设备 , 也不可能使液态的焊锡、柔软的铜丝的厚度、形态完全统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