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踏清秋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快走踏清秋”这句诗出自李贺的《马诗-二十三-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李贺生活于唐中期 。家族属于李唐宗室的远支,家道中落 。李贺少时聪颖好学,七岁能诗 。很得韩愈,皇甫湜的赏识 。十多岁已经名闻遐迩 。但是,他却命运多舛,因故科举不第 。郁郁不得志 。以后,在山西昭仪节度使郗士美手下做幕僚 。干了三年,由于,唐永贞革新失败,藩镇割据,郗士美削藩无功被免 。李贺只好回家 。不久病死,天妒英才,李贺死时,年仅27岁 。一代诗鬼驾鹤西去 。
不惜笔墨介绍了李贺的简要生平你,与该诗有什么联系?肯定有 。说明李贺很有才华和抱负,说明他怀才不遇 。说明他为什么对大漠,燕山,金络脑有了解 。并写入诗中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燕山东起山海关,北接大漠,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李贺当年在军中服务三年,肯定去过燕山军事要地,也肯定是深秋 。清秋多指深秋,而且有凄凉落寞之感 。李贺骑在马上看到燕山大漠的夜空,一弯冷月当空,茫茫大漠的沙海在凄冷如银的月光下,在白霜的覆盖下,如同雪海一般,燕山天空一轮如钩弯月更显得诗人心境孤独凄凉 。这时,李贺满腹幽怨,抱负,怀才不遇,一股脑的迸发出来,写道,何时,能像马被主人重视,配上金子做的马辔啊?我什么时候得到重用,以施展自己的才学和抱负呢?哎,在这深秋中,快走吧 。
(快走踏清秋)妙就妙在,李贺的双重含义 。如果,真的能被重用,该多好啊,春风得意马蹄急 。快马踏清秋,这时的清秋就是天高气爽的清秋 。可是,李贺也只是感到这是梦,因此,他用一个(走)字,而不是(马) 。这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上句,何当金络脑,而下句,快走,而不是快马 。由此看出李贺的矛盾心里 。这才是一个人幻想而有无奈的心里 。
这句诗的意思是: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这句诗出自唐朝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
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
这首诗是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这首诗属于寓言体或比体,婉曲耐味 。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 。
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 。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 。尽管他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
【快走踏清秋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