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从端到端流程谈起 , 一文让你看懂什么是端到端RPA
什么是端到端RPA平台?我们先从端到端流程谈起
从端到端流程到端到端RPA , 一篇文章助你读懂端到端
为什么端到端流程如此重要?它与RPA又有什么关系?
文/王吉伟
端到端 , 是眼下咨询顾问及IT从业者经常挂在嘴边的术语 , 也是很多管理软件常加的标签 。 但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术语 , 却经常被理解得似是而非 。
到底什么是端到端呢?
端到端 , 即end to end 。 它的诞生 , 源自网络连接概念 。
1960 年 , Paul Baran和Donald Davies在分组交换网络工作中提出了端到端 。 1970年 , Louis Pouzin率先在CYCLADES网络中使用了端到端策略 。 1981年 , Saltzer、Reed和Clark首次明确阐述了端到端 。 由此 , 端到端原则诞生 。
端到端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 网络只负责为终端提供连接 , 任何一种智能都应该位于终端 。 所以 , 网络设计人员经常会问某个功能是否应该在终端系统中实现 , 或者要不要在终端的通信子系统中实现 。
网络要通信 , 必须建立连接 。 不管有多远 , 中间有多少机器 , 中间的系统与线路有多复杂 , 都必须在两头(源和目的)间建立连接 。 一旦连接建立起来 , 就意味着已经完成端到端连接 。 端到端是逻辑链路 , 这条路可能经过了很复杂的物理路线 , 但两端主机不管 , 只认为是有两端的连接 。
文章图片
端到端原则催生了互联网的简单原则 , 使得互联网在网络层传输层只需遵循TCP/IP协议 , 即可完成网络连接 , 使得人们在使用互联网也变得更加简单 。 整个互联网架构都是由端到端原则塑造的 , 所以基于互联网的软硬件都会遵循端到端的简单原则 。
尤其是现在的云计算时代 , “即服务”模式下的各种应用便更加注重端到端的设计 。
数字经济本质上基于互联网而生 ,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离不开各种软件构成的互联网平台 。 而当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 也都基于各种企业管理软件 。 软件的端到端设计逐步影响使用它的组织 , 慢慢地企业的管理思维也都走向了端到端 。
这样 , 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 便在各种组织中推广开来 。
从端到端流程谈起
端到端原则 , 让互联网变得简单 , 并得到快速发展 。 伴随着数字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 , 企业管理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端到端流程管理 , 也开始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 。
在企业管理中 , “端”指企业外部的输入或输出点 , 这些外部的输出或输入点包括客户、市场、外部政府或机构以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端到端流程”是指以客户、市场、外部政府或机构及企业利益相关者为输入或输出点的 , 一系列连贯、有序的活动的组合 。
文章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 , 端到端流程所连接的两端不只是两个紧邻部门 , 而是若干部门 , 它是某个业务的全程闭环(business cycle) 。
从表面上看 , 端到端的流程 , 是从分析客户需求开始 , 到收集客户反馈结束 , 其实中间经历了概念形成、市场研究、应用开发、产品实现、市场测试、销售推广、业绩评估等多个阶段 , 涉及营销部、研发部、采购部、生产部等若干部门 。
但不管某个业务流程涉及多少业务部门与流程环节 , 对外给予用户的就是简单交互后的快速反馈 。 毕竟 , 客户或者最终用户也无需了解企业内部的运营情况 , 他们只需要某种产品或者答案 , 而不是了解你的企业是怎么运作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