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施工和质量上的缺陷,是装修后瓷砖空鼓、脱落的主要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瓷砖在装修中的地位颇高 , 且鲜有哪种建材能够与之争锋 。 瓷砖的好处数不胜数 , 但若要论起“后遗症” , 瓷砖也绝对能够名列前茅 。
出现在瓷砖上面的问题很多 , 最为常见的就是空鼓或脱落——而且出现频率还不低 。
那么 , 瓷砖究竟为什么会空鼓或脱落呢?我们将它归纳为施工原因和质量原因 。
施工原因工人施工过程中的失误 , 或者干脆是因为手艺不精 , 就会导致瓷砖铺贴后出现问题 。 常见的施工问题有以下六种 。
1.泡水问题
瓷砖泡水时间过短 , 或者干脆没有泡水 。 此时把砖贴到墙上 , 会导致瓷砖吸收了水泥砂浆里的水分 , 导致砂浆太干 , 粘合力降低 。
相反 , 如果泡水时间太长 , 瓷砖丝毫不吸收水泥砂浆里的水分 , 也不行——水泥要靠瓷砖吸收水分的同时渗透到瓷砖表面 , 达到充分粘合的目的 。
2.抹匀问题
水泥砂浆要抹匀 , 哪里没有水泥 , 哪里就会空鼓;如果水泥再少一点 , 就会连最基本的粘合都做不到 , 自然会导致脱落 。
3.配比问题
水泥和砂子要混到一起 , 才可称为水泥砂浆 。 混合也是一个技术活 , 讲究配比正确——水泥和砂子的比例为1:2.5 , 这种配比 , 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水泥砂浆的粘合性 。
4.污染问题
砂浆和基层(墙面地面)之间 , 如果有一层尘土 , 必然会导致粘合不结实 。 导致的后果 , 就是瓷砖和水泥一起脱落 。
贴砖前 , 一定要对基层进行清洁 , 保证水泥砂浆倒在了干净的基层上 。
5.基层问题
和瓷砖泡水少一样 , 如果基层太干 , 也会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 , 导致砂浆太干 , 影响粘合力 。
正确的做法 , 应当是先给基层洒水 , 再倒水泥砂浆——基层的湿度 , 应该控制在30%~70% 。
6.留缝问题
【这些施工和质量上的缺陷,是装修后瓷砖空鼓、脱落的主要原因】瓷砖一定要留缝 , 这是为了防止水泥在干燥的过程中膨胀 , 导致瓷砖变形 , 进而引起空鼓或脱落 。
特别是瓷砖与墙壁之间 , 要留更宽的缝——这道缝将来用踢脚线或墙壁造型遮挡住 。 瓷砖越大 , 要留的缝也就越大 。
质量问题除了施工失误以外 , 产品质量本身有问题 , 也会导致铺贴好的瓷砖发生问题 。 常见的质量问题有两个 。
1.水泥标号问题
水泥标号越高 , 粘合力也就越强 。 但是对于瓷砖来说 , 粘合力太强的瓷砖 , 可能会在凝固的过程中拉断瓷砖 。 家用瓷砖水泥 , 一般选择32.5号 。
2.瓷砖吸水率问题
瓷砖吸水率越低 , 就越不容易发霉——所以卫生间里的瓷砖更建议选择吸水率较低的瓷砖 。
但是吸水率低也有弊端 , 就是不好施工——我们上文说过的 , 瓷砖在吸水的过程中 , 可以增强瓷砖与水泥砂浆的粘合度 。 如果瓷砖不吸水 , 就很容易导致脱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