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来啦!!!
昨天晚上北京初雪的消息席卷而来 , 不知道你有没有加入到朋友圈摄影大赛中呢?
【睁开眼外面变白了,然而我却陷入了思考:眼前的白真的是白吗?】
文章图片
物理所凝聚园雪景
每年的初雪都带着一些浪漫的气息 , 给大家带来了冬季的喜悦 , 然而降温和初雪终究是比暖气来早了一步…
看着漫天纯白无暇的初雪…你不知道的是纯白背后隐藏的——红橙黄绿蓝靛紫!
人眼:我靠混合
我们都从小学起就都知道 , 白色光是所有单色光混合叠加的结果 , 那么人眼是如何识别单色光之间的叠加的呢?
要想弄搞清楚颜色的问题 ,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小学知识——颜色是什么?
实际上 , 在我们常见的电磁波谱中 , 不同波长的光不仅对应着不同的能量 , 也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 例如532 nm对应着绿色 , 而440 nm则对应着蓝色 。
在电磁波谱中只有一小部分波长的光可以被人眼识别 , 被称为可见光波谱 , 大约在400 nm到780 nm之间 。
那么人眼是如何识别不同颜色的呢?人眼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具备感知色彩的能力 , 即对不同颜色(波长)光子的感知能力不同 。
视锥细胞分为3种 , 分别包含光谱吸收峰在光谱黄、绿、蓝区的视色素 , 这种对颜色的感知能力由视锥细胞中视蛋白的特异性所决定 。
上图中 , 白色曲线代表人眼对不同颜色光的感知能力 , 纵坐标的值越高 , 表示人眼对该点横坐标所对应波长的光越敏感 。
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 , S、M、L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着蓝色、绿色和红色 。
嗯???这不是代表着我们只能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那我们看到的其他颜色都是假的吗?!
别急别急 , 当然不是假的 。 我们看到各种各样丰富的颜色其实是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对某种颜色光混色的结果 。
事实上 , 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单色光是很少的 , 类似于焰色反应、激光等才会产生单色光 。
显示器:我们不仅靠混合
既然人眼是通过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感光、混色从而产生对众多颜色的感知 , 那么充斥在我们身边的数码产品是如何进行显色的呢?
在了解显色原理之前 , 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屏幕像素(Pixel)——一个像素就是一个显像点 , 横向、纵向各若干像素点排列占据整个屏幕 。
每个像素点都包含红、绿、蓝三个子像素 , 三个子像素参与显示的量不同 , 像素呈现出的颜色就不同 。
当不同像素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不同颜色时 , 整个屏幕上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图像 。
像素点非常微小 , 并且非常密集 , 超过人眼视距在正常的范围的分辨能力 。 因此 , 我们就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各种各样色彩丰富的画面 。
尽管都是通过三原色原理进行混色 , 但我们常见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最小组成单元的发光原理却是不一样的 。
文章图片
液晶显示屏LCD为多层结构 , 其发光原理是通过在显示面板最下方的一层背光面板发射白光 , 光线透过显示面板的多层结构 , 包括下偏光板、薄膜电晶体、彩色滤光片、上偏光板等 , 背光面板发射的白光照亮整个显示面板实现发光和显色 。
在液晶显示器LCD中 , 同上文介绍的一样 , 每一个物理像素点 , 由红、绿、蓝(RGB)三个颜色的子像素组成 。 如何控制三个子像素来实现显色就是最核心的技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