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少给多少!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 二 )

从趋势来看 , “工改工”项目增量较大 , 2018 年达42个 。 “工改综合”项目(公寓等类住宅)整体呈下降趋势 , 2018 年仅13个 。 工改居是最难的 , 2018年仅3个 。
所以现在深圳很多搞旧改的开发商都转战东莞去了 , 因为东莞还不太限制工改综合的产品 , 利润空间更大 。 总结一下 , 通过旧改 , 再加上清理闲置土地 , 以及能把光明、坪山、大棚、还有深汕合作区这样本来新增供地就多的区域挖掘出来 , 甚至还有西部填海 , 30平方公里的土地 , 还是能够解决的 。 当然 , 这30平方公里 , 也不是一下子全供出来 , 要按照供地计划、招商进程 , 逐步释放出来 。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 樱桃要给大家讲一下 , 前海写字楼的空置率高达50%到60% , 整个深圳写字楼的空置率高达20%;沙井、光明等地 , 工业园区空置量也很大 。 为什么深圳还要供应这么大体量的工业用地呢?本质上 , 前海那些写字楼 , 都是房地产的产物 。 现代服务业哪用得了那么多写字楼啊?再说 , 相聚前海100多公里的珠海横琴新区、广州南沙新区 , 不到100公里的东莞滨海湾新区 , 也都有大量的写字楼 。 写字楼已经严重过剩了!所以 , 未来写字楼还得继续空置下去 。 外围工业园区空置 , 主要是传统产业 , 有的转移到内地了、东南亚了 , 有的干脆不干了 。 因为 , 不赚钱 , 人工、房租都很贵 , 索性就告老还乡 , 或者炒楼去了 。 但这些与现在深圳要供应的30平方公里的土地 , 是完全不同的 。 这30平方公里 , 要完全用在实体产业上面 。 具体来说 , 要重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三大方向 。 这是一个重大的思路上变化 , 深圳不再过分强调要发展金融、互联网等虚头巴脑的东西 。 过去经验看 , 这些很大程度上是资本市场炒作 , 泡沫虚高 。 长期发展下去 , 可能会走上类似美国、香港的空心化问题 。 特朗普现在想要制造业重返美国 , 喊了几年也没把制造业喊回去 。 实体产业、强大的制造业基础 , 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 所以 , 深圳未来的战略就是回归制造业、回归实体工业 。

深圳大量推出产业用地的同时 , 也有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 , 今天我们业内都在讨论这个 。 深圳到2035年就170万套房子的增量 , 40%给商品房 , 相当于68万套商品房 , 2018-2035 , 18年 , 也就是每年3.78万套商品房 , 但其中只有70%可以销售 , 30%作为长租 , 也就是说最终每年可售商品房只有不到2.6万套 。 虽然短期我觉得深圳的房价真的已经是透支了 , 但因为供需矛盾长期存在 , 不从源头上解决商品房的供给问题 , 从长远来看 , 这给商品房价格上涨是不是又留下了隐患呢?我想不明白 , 既然增加产业用地可以想办法解决 , 那住宅用地怎么就解决不了呢?光明那些用来种菜的农场在一线城市是不是浪费了?光明现在住宅都卖到五六万了 。 商品房为什么就不能多增加一点供给量呢?虽然说人才房、安居房等保障房有一百万套 , 但其中享有完整产权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 这个跟商品房还是有明显区别 。 目前北京的共有产权房据说推出5万套就有3万套卖不出去 , 因为永远不能上市流通 , 且地段偏远 , 配套不好没人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