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凤地风水出什么人 飞凤含珠风水解说( 二 )


又如肇庆含珠洞、双珠洞等,也都是巨石崩落时 。刚好卡在岩隙中形成的,表示崖坡是以崩塌作用形成 。
峰林石山地形特征是“逢山有洞”,有的不止一个,如桂林七星岩即有5个洞口 。但是最奇特的要算“脚洞”了 。脚洞是在石山山脚形成的洞穴,故名“脚洞” 。它的地形特征是沿着地下水面发育的 。
所以,脚洞内部一般都有广大的洞穴系统 。例如肇庆七星岩的大岩,即在洞中有一大厅堂,沿厅堂四周分支出了小洞和走廊,在大厅堂处还有一个地下湖形成,表示脚洞是由地下水面附近有强大的溶蚀力所致 。因此,脚洞洞顶一般按地下水面形成,故顶部平坦是脚洞的一大地形特色 。“顶平如割”是各地县志称呼这种脚洞相似的形容词 。
石钟成因全然不同 。它是由于地下水沿节理下透并在洞顶滴下处,进行溶蚀成一深穴如钟形的结果 。如果地下水丰富,沿节理齐流出时,则石钟形态可变成一条凹入的顶槽 。

飞凤地风水出什么人 飞凤含珠风水解说

文章插图
石钟只是一孔滴下水量所成,所以钟顶即见一溶孔存在,这在石锅中是没有的 。整个石锅就是在一块岩面上形成的,而石钟分布是依据溶孔所在地而形成,多呈疏落分布,也和石锅成片分布不同 。
飞凤地风水出什么人 飞凤含珠风水解说

文章插图
洞两侧还有边槽发育 。这是由于地下水面季节性存在的表示 。因为水面附近溶蚀力最大之故 。凹入的边槽在古书中称为“石床”,因为边槽底部是平坦如床的 。
如果边槽有几层就表示地下水面季节性有变动了,正象河流有枯水期水面,洪水期水面那样,洞中常有小河流贯(如在凌霄岩、燕岩等) 。
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幕等石灰华沉积不多,也是脚洞沉积地形的特点 。因为脚洞雨期充水,紊流冲蚀,石灰质很难沉积在岩面之上,形成灰华沉积 。有亦是小型的,如形成了“团龙”、“飞凤”、“蛇”、“果子”、“花”等薄而小的形态 。
飞凤地风水出什么人 飞凤含珠风水解说

文章插图
脚洞是地面流水流入石山体内的通路 。因此,洞口一般比洞内高,呈广阔低平洞口,常为较冷空气积聚洞内,属于“冷洞”型洞穴 。因为冷空气比重较大,不易上升和排出洞外,无怪夏日人们在此避暑了 。广东云浮凌霄岩且有地下河贯通 。
脚洞沿地下水面向四周沿节理伸展,如果遇到石山外面的河流时,地表上的河流会立即把水量转向脚洞流下,使地面河流下游成为无水旱谷,这种现象叫做“地下掠水” 。早在宋代中国已有脚洞进行地下掠水或劫夺的记载 。当脚洞贯穿了整个石山山体时,就被称为“穿洞”了 。桂林北面的灵川就是这样形成和得名的 。
当脚洞上升之后,高出地下水面时,穿过石峰的脚洞,就叫做“穿洞” 。这是由于地壳上升了,或者地下水面下降了 。从前的脚洞就成为没有流水、积水的干涸洞穴,洞底也高出平原地面,变成为于半山上的洞穴,由于洞穴穿过石山,故名“穿洞” 。
穿洞可以由于不断侵蚀、崩塌,变成一个半山上的洞穴,有如窗口,这种奇异的地形,每成为当地风景区,如阳朔的月亮山,即因穿洞有如半月形状得名,故又名明月洞 。此外,桂林穿山的月岩,坪山的穿岩都有象明月高悬天空美景,成为名胜 。
它们都是上升了的脚洞所成 。即在中更新世时(60多万年前),这里是一条地下河所在 。当时地面即今天的40~60米比高的阶地面 。目前桂林峰林石山中最好的穿洞,却不呈月亮山形态,而是保存良好的脚洞地形,例如平坦的洞顶,边槽有多层,石锅、石钟的发育,平坦而有地下河堆积的洞底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