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一套房,这些房价崩盘的小城市,未来可能改写房地产的格局

5万一套房,这些房价崩盘的小城市,未来可能改写房地产的格局


"multi_version":false

今年初 , 黑龙江的鹤岗在网上火了一把 , 这里房价崩盘之后 , 最便宜的房子只要500元一平米 , 大批房子都是白菜价 。 而如今 , 有人直播自己在鹤岗买了套70多平的房子 , 只花了5万元 , 再一次让鹤岗爆红 。

买房者是海员 , 没有照顾父母的问题 , 也没有小孩 。 半年时间在海上漂 , 半年在岸上 , 很适合这样的小城市作为落脚的居所 。 实际上 , 我们像鹤岗这样的小城市还有很多 。 这些地方曾经都非常繁荣 , 基础设施完善 , 生活便利 。 但是因为产业衰落 , 人口净流出 , 房价则已经崩盘 。

而现在鹤岗 , 已经吸引了很多“流浪者”去买房 , 这些人有些是真的流浪者 , 有些则是自由职业者 , 比如作家、写手、设计师 , 属于有根网线就能活下去的 。

各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 大城市最具有吸引力 , 很多人都忽略了小城市 。 美国和德国有60%的人都住在人口小鱼10万人的镇上 。 甚至有人说美国的精神就蕴藏在这些小镇里 , 所以每次美国总统选举 , 他们的路演 , 必定是从某一个小镇开始的 。 而美国是在车轮上的国家 , 高速公路网路遍布全国 , 有辆汽车 , 生活起来也没有什么不便 。

不过东亚几国 , 似乎对大城市更加向往 , 日本的东京湾地区居住了全国的40%的人口 , 韩国首尔地区也是差不多住了国内40%的人 , 而我们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已经有16个 , 预计未来几年可能达到20个 。 大家都往大城市里挤 。

这就导致了大城市的房价过高 , 全球房价最高的城市 , 排前边我们能够占40% , 而重要的是大城市的资源符合过重 。 一般这样的情况 , 会导致人口的逆城市化 。 毕竟人都是理性的 , 人们开始从一线流到二线 , 又冲二线流到三四线 。 但是这个现象 , 在东亚地区几乎没有看见 。

一方面可能是观念问题 。 很多人认为三四线城市教育差 , 医疗差 。 实际上 , 大城市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重点学校 , 大部分都属于菜市场学校 。 而三四线很多学校一点不差 。 比如人口300万的大庆 , 每年清华北大也有30多个 , 湖北的黄冈、河北的衡水、四川的绵阳 , 这些都城市的教育不比省会差 。 就连鹤岗 , 每年清北也有三四个 。 想一想 , 在一二线城市读名校的机会 , 和在三四线城市读当地名校的机会 , 哪一个更大?

医疗问题我也多次说过了 。 医院开着门 , 不会因为你是外地人就歧视你 , 大家挂号都要排队 , 都可以网上预约 。 反而 , 各大医院都有一个考核指标 , 叫阜外就医数量 , 很多医院反而可能会给外地人更多的优待 , 而越来越多的省市医保可以异地结算了 。 唯一需要考虑是心梗、脑梗这种急诊 , 大部分三甲的医院也都能处理 , 不一定非要到最好的医院 。

以前 , 交通和购物是很多小城市的痛点 。 通过2008年以来这10多年的建设 , 高铁和高速网路基本上都已经成形 , 交通已经不是大问题 。 虽然近两年汽车行业遭遇寒冬 , 不过这是周期性的 , 相信未来汽车保有量做到每个家庭一辆车是大概率的 。 和我们人均GDP差不多的马来西亚 , 每千人400辆 , 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了 。 我们有这么多自主汽车公司 , 相信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

而网购的兴起 , 也给小城市来了物美价廉的商品 , 虽然高端商场很少 , 但是大城市也不是人人都买奢侈品的 。 这些完全可以周末去趟大城市就搞定了 。

当然 , 目前还有一些存在的问题 。 就是资源的配置 。 我们的资源配置基本上中心化的 , 除了个别具有地理优势的城市 , 普通城市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省会还是有差距的 。 所以 , 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 , 在高房价、普通收入与低房价、一般收入之间做一个抉择 , 也是一个需要从宏观层面来解决的事情 。

未来 , 人们会越来越理性考虑自己的生活 , 而小城市未来在出生率上可能会率先被拉起 , 人口流出减少 , 从而让一些小城市迎来重生 。 虽然我认为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房子没有投资价值 , 但是生活起来还是不错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