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基建需要极致体验的头显,arpara 奔着这个课题而来( 三 )


策略:大小飞轮的商业模式如何运转? 近日 Facebook 更名 Meta 和公布元宇宙计划引发热议 , 一边是扎克伯格描绘着元宇宙的宏大愿景 , 一边又是卡马克对于元宇宙夸夸其谈带来的「蜜罐陷阱」的警惕 。
对此 , arpara 的评价是 , 两个人看似互相拆台 , 但这恰恰反映出一个大公司的包容和本身应该具备的组织结构——有人负责仰望星空 , 有人负责脚踏实地 , 扎克伯格和卡马克缺一不可 。
arpara 也有一套「仰望星空」的元宇宙愿景 , 实现路径是通过「大小飞轮」的商业模式:小飞轮以硬件为驱动力 , 大飞轮则以用户创造为驱动力 。 在大小飞轮双循环和联动的带动下 , 先硬件后平台 , 先硬件商业化后平台逐步商业化 , 先高端硬件后普及版硬件 , 先通用型功能后 UGC 的模式 。
元宇宙基建需要极致体验的头显,arpara 奔着这个课题而来
文章图片

现阶段 , arpara 将深耕硬件和软件两大产品线 。 硬件产品线将包含上述的 PC VR 和 VR 一体机 , 而软件计划则体现在 arparaland , 一个具有自由度、创造力的 VR 社交平台 。
在平台的搭建上 , 大部分的 VR 厂商采用的都是类似 app store 的模式 , 开发者、消费者、系统提供者 , 三方共同输出内容 。 而 arpara 认为 , 所有用户都应该是制造者 , 人人都应该是开发者 。
基于 SaaS 的逻辑 , arpara 打造了一套可视化的创作工具 , 帮助用户创作虚拟世界的元素 , 并进行虚拟元素的自由交易 。 这将是一套独立自生长的经济体系 , 它不仅是现实世界商业逻辑和商业形态在元宇宙的复刻 , 更是现实世界中餐饮、出行等场景的流量入口 , 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中完成现实服务的订购 。
在 arpara 的元宇宙世界观里 , 元宇宙是虚实结合的宇宙 , 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 换言之 , 元宇宙世界和现实世界共同构成了未来的现实世界 。
元宇宙基建需要极致体验的头显,arpara 奔着这个课题而来
文章图片

有趣的是 , 在 arpara 向深圳湾透露的另一份线下计划中 , arparaland 还将以线下体验店的方式落地 , 首站杭州 。
在这里 , 绝不会是枯燥的沙发椅 + 头显的组合 , arpara 将会打造一个现实版的 arparaland , 将虚拟世界的场景带进现实世界中 , 让现实世界的人们在这里「身临其境」的再走进虚拟世界中 。
arpara , 元宇宙里的独角兽? arpara 是一个刚刚诞生的新品牌 , 既有「在平行世界 , 遇见另一个自己」的元宇宙愿景 , 又有脚踏实地的做产品的务实态度 。
但在巨头主导的元宇宙世界里 , arpara 如何定位自己?下一个 DJI , 还是下一个 xx 独角兽?arpara 不想像谁 , arpara 只想做自己 。
arpara 的发展观是朴素却强劲的 。 arpara 目前还是一家小公司 , 但如果放在时空长河里 , 是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巨头 , 也没所谓优势和劣势 。 这个问题就仿佛 40 年前问苹果、20 年前问腾讯、10 年前问小米一样 , 在 VR 行业的星辰大海 , 只有超长慢跑 , 没有冲刺 。
这是 arpara 面向未来的态度 。
主笔:周全 / 深圳湾
编辑:陈述 / 深圳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