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去谁的购物车“抄作业”?( 三 )

  淼淼自我反思 , 她所有的购买出发点都是基于对偶像的考量和需求 , 把在这个过程中花掉的钱称为对偶像事业的“投资” , 自己的需求则成了附带的赠品 。

  汪冰也注意到 , 如今“双11”商家在粉丝经济领域更加着力经营 。 “粉丝经济的形态中 , 买偶像产品会给粉丝们一种满足感——我似乎可以决定一个大人物、一件大事的走向 , 这会让人获得某种权力感” 。

  “粉丝经济的载体是关系 。 我为什么要为他投资?因为我觉得关系值得投资 。 关系是引动消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动机 , 谁最舍得为你花钱?一定是最爱你的人 。 这是情感色彩很浓的事情 。 ”

  汪冰觉得 , 这种“双赢”就给了更多消费者两种错觉 , 一开始是关系 , 现在除了关系还有实物 。 “对自己有利 , 且双赢 , 花钱的时候就更不手软了” 。

  提前疯狂“抄作业”列预购清单 , 消费的本质是为了快乐 , 这无可厚非 。 不过汪冰提醒 , 快乐和幸福还不太一样 , “剁手”瞬间固然快乐 , 但幸福是一种更长久的愉悦和满足感 。

  “我们把脑子交给别人 , 但是别人没法为我们的生活负责 。 如果你是个独立的年轻人 , 如果你想做自己 , 一定要把脑子拿回来 。 ”汪冰强调 , 我们要对自己消费的初衷和结果有独立的思考 , 有些看似“稀缺”的东西很容易引发关注 , 但也许这并不是时间管理里真正重要的事 , 不能换来你想要的生活状态 。

  沈杰群 王晓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