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图12/16
“人单合一”的本意是打破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 通过扁平化、网格化的组织运作模式 , 让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发现需求、满足需求 , 并最终为企业带来业绩增长 。 而为了推行这套工作模式 , 海尔先后累计裁员2万多人 。
张瑞敏曾表示 , “摆在海尔中层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 一是自主创业 , 二是离开 。 被裁掉的其它员工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合再留在海尔工作 。 ”
“人单合一”的工作模式 , 在被海尔收购的日本三洋白电和美国通用家电的身上得到了验证 。 这两家公司被海尔收购之前 , 一直连年亏损 , 但是实施了“人单合一”模式后 , 三洋白电用8个月扭亏为盈 , 通用家电终结了连续十年的负增长 , 实现了6%的正增长 , 利润率从5%提高到22% 。

文章图片
图13/16
但是在国内 , “人单合一”的模式却遭遇了不少非议 。 大量的裁员 , 自然是大量舆论发难海尔的主要原因 。 而“人单合一”模式下 , 权力的过度下放也导致了海尔不同组织之间出现了管理混乱 , 甚至产生了一些外界所无法理解的负面 。
2019年 , 海尔开除4名午休员工的事件 , 让海尔陷入舆论之中 。 虽然海尔后来声明4名被开除员工是在工作时间睡觉 , 但在“996”引发社会群嘲的背景下 , 仍有网友直呼海尔是“当代周扒皮” 。 而面对“人单合一”模式下的海尔 , 张瑞敏已经不再强加干预 。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 , 海尔迎来增长乏力的“中年危机” , 加上大厂时代的来临 , 管理大师张瑞敏渐渐地淡出了舆论视野 , 但他并未退出舞台 。 2012年 ,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让位给接任者方洪波 , 格力电器创始人朱江洪也在这一年卸任集团董事长 , 交班董明珠 。

文章图片
图14/16
面对两位新任竞争对手 , 海尔如临大敌 。
如今 , 对比美的集团4940亿元的总市值和格力电器2187亿元的总市值 , 海尔智家仍能以2472亿元的市值位居第二 。 不过海尔的业绩数据 , 一直存在着净利率较低、重销售、轻研发的问题 。 在“白电三巨头”中 , 海尔在2018年和2020年的研发费用占比排名垫底 , 但销售费用占比却排名第一 。 此外 , 除了老牌家电企业外 , 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 也开始尝试以智能生态策略染指电器领域 。

文章图片
图15/16
需要指出是 , 在“人单合一”模式下的海尔集团 , 除了海尔智家外 , 还孵化出了海尔电器、海尔生物医疗、日日顺、雷神科技等众多上市或准上市公司 。 这些业务的发展潜力自然被海尔视为未来主要的增长来源之一 , 这或许也正是张瑞敏采用“人单合一”模式为海尔集团商业生态布局所进行的长期规划 。 但从目前来看 , 这些业务对海尔整体的价值贡献还未能得到验证 。
当作为格力第二代管理者的董明珠 , 也开始面临寻找接班人的问题时 , 72岁的张瑞敏也确实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 。

文章图片
图16/1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