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 , 需要进行“算力+电力”统筹规划 。 东数西算(算力)和西电东送(电力)要有机协同 。 中国大多数新能源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 。 数据中心则分布在东部的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 。 东部的产业发达 , 但能源和算力资源紧张 。 中西部地区能源和算力资源丰富 , 但是并未充分利用 , 数据中心机柜上架率低 。 通过统筹规划 , 优化算力与电力基础设施和应用的时间和空间布局 , 匹配实时与非实时、可变与刚性的电力供给和算力需求 , 有助于形成数据、业务按需和按经济效益配置、有效共享的算力分布 , 同时促进西北、西南地区新能源的本地消纳及数据中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
【实现“双碳”目标 算力需与电力协同】最后 , 需要制度上的不断创新 。 目前数据中心建设规范和导向重点关注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PUE)等电力使用效率指标 , 没有数据中心的电力灵活性资源指标 。 简单地鼓励数据中心采购新能源零碳电力 , 而自身用电需求保持刚性 , 是把新能源波动性的负担交给外部系统 ,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 , 各主体均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 一是可以改变传统思路 , 在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规范中 , 加入不间断电源和备用电源全部或者部分作为电力灵活性资源的规定 。 二是要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 并通过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 促进数据中心运维与数据中心资产剥离 , 催生新数据行业生态 , 促使算力调度商、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商延伸为电力负荷聚合商、电力灵活性资源提供商 , 积极参与到电力交易与辅助服务市场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