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报 采访人员 种昂 没想到 , 只用了仅仅一周 , 一直困扰华凌电缆的“卡脖子”技术 , 就看到了解决难题的曙光 。
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是核电站供应商 。 在核电站工况环境中 , 电线电缆长期暴露在辐射中 , 且要求在90℃下寿命达到60年以上 。 国内现有的电缆材料 , 一直被这一耐辐射和长寿命的难题所困扰 , 是核电产业的重大技术瓶颈之一 , 但由于技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 , 单靠一企之力难以突破 。
于是 , 华凌电缆向山东人才集团的“十强”产业“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申报了“新一代核电装备耐辐射长寿命电缆专用材料”项目 , 分别以400万元提出两类电缆材料的技术悬赏 , 希望借此突破 “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 实现核电站电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
10月26日 , 刚刚成立半年的山东人才集团 , 与山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布了“十强”产业“揭榜挂帅”的项目榜单 。
这是一个总价值2.8亿元的“悬赏告示” , 汇集了山东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遇到的44个重大技术难题 , 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六大产业 , 项目金额从100万元到6000万元不等 。
榜单发布一周后 , 华凌电缆的技术邀标项目 , 就被浙江一所高校的“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及团队主动揭榜 , 提供解决方案 。 按照流程 , 在经过方案论证、项目立项、合同签署等步骤后 , 该系列材料有望进入实质性攻克阶段 , 最终实现产业化 。
发布“十强”产业“揭榜挂帅”人才技术需求榜单 , 只是山东人才集团最新的手笔之一 。 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人才集团 , 山东人才集团的设立初衷 , 正是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
山东 , 是制造业大省 , 也是人才需求大省 。 过去 , 山东工业结构中传统的、粗放型、资源类产业占有较大比例 。 随着山东重塑经济结构 , 以新旧动能转换寻求高质量发展 , 人才需求结构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型人才需求猛增 , 结构性人才短缺越发凸显 。
此外 , 近几年“抢人大战” , 在全国多地如火如荼 , 山东也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抢人挑战 。
“发展是第一要务 , 人才是第一资源 , 创新是第一动力” 。 在新旧动能转换急需人才的关键期 , 山东发起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 , 组建“山东人才发展集团” , 以为全省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全链条、全要素人才支持 。
近日 , 《经济观察报》专访了山东人才集团董事长王卫中 , 他向采访人员详细介绍了全国首家省级人才集团如何进行人才市场化对接的探索与实践 。
产业重塑升级人才需求
【设立省人才集团 山东会否在“抢人大战”中后来居上】2021年1月15日 , 王卫中被任命为山东人才集团董事、董事长 , 开始组建山东人才发展集团 。
“这是全国第一家 , 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省级人才发展集团 。 ”据王卫中介绍 , 目前全国有少数省份正在筹建省级人才集团 , 但尚未正式成立 。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山东对于人才的重视可见一斑 。
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都超过1亿的省份 。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 2018年山东以58.59万大学毕业生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
一直以来 , 山东对招才引智的热情、投入 , 远不及招商引资 , 不仅人才引不进 , 反而一度出现大量流出的现象 。 究其原因 , 招商引资能立刻为各地GDP、财税带来看得到的增长 , 每个城市甚至每个政府部门都乐于参与其中;而招才引智却属于典型的中长期投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