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省人才集团 山东会否在“抢人大战”中后来居上( 二 )


正如王卫中所说 , 人才战略是投资未来 , 引进一个人才 , 带来的技术从孵化到产业化 ,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 就像种庄稼 , 需要播种、育苗、浇水、施肥 , 多年后能否有所收获尚未可知 , 风险极大 。 可现实中 , 每当一个大型工业项目落地 , 让地方政府感到棘手的是 , 投资商却总会提出“希望政府帮忙寻找各类人才”的投资条件 。
过去 , 山东经济结构中多是传统的、粗放式、资源型产业 , 如钢铁、煤炭、化工等 , 能源原材料产业一度占比40%以上;随着山东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塑经济发展方式 , 大规模发展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绿色化工等“十强”产业 , 人才需求结构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型人才需求突然增大 , 山东人才结构性缺口开始显现 。
2019年至2020年 , 山东省就业市场人才需求量行业分析显示 ,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机械重工排名前三 。 随着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融合应用 , 尤其是“互联网+工业”类的复合人才需求量巨大 。
山东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向高学历倾斜 。 与2019年同比 , 2020年山东省就业市场对于专科生需求在下降 , 对博士、硕士、本科学历人才需求量占比上升 , 其中本科学历人才需求量占比升幅最大 , 增加近3个百分点 。
一方面 , 山东急需大量高新科技产业人才 , 一方面 , 引才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障碍 。 山东人才集团在前期调研中发现 , 有的企业人才需求复杂 , 涉及各个层级、领域 , 一般的猎头或地方政府无力承接;有的企业技术瓶颈涉及多个科学 , 需要复合型人才或者多领域的人才团队才能突破;有的企业不知道对人才以及技术成果如何作出客观评价 。
外来人才往往带有技术成果落地 , 可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 存在诸多障碍 。 有的专家因信息不对称 , 不知道如何对接企业需求;有的专家只精通科研 , 对管理、市场、法务、融资等不愿涉及;有的专家无法尽知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人才政策 , 技术转换得不到应用的支持;有的科技人才虽有技术须到企业转化 , 自身却不愿前来落户……
王卫中意识到 , 当前山东迫切需要大量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 , 支撑一个经济大省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搭建一个贯穿技术转化全链条、涵盖人才发展全方位的综合性平台 , 保障一个传统制造大省动能转换的整体推进 。
搭建引才体系
近日 , 山东人才集团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刚刚注册的康复大学在山东筹建 , 师资队伍的组建委托其完成 。
康复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 , 构建以康复科学为核心 , 以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 , 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健康”学科体系 。 按照规划 ,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1万人 , 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人 。
医养健康是山东重点打造的“十强”产业之一 , 康复大学急需一批国家级专家、学术带头人、中层骨干以及各学科教授任职 。 由于高校人才需求层次高、涉及多学科 , 社会招聘机构难以满足需求 。 成立短短数月 , 山东人才集团就帮助引进了两个国家级人才团队 , 共26人 , 其中包含一个院士团队 。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满足客户所需 , 得益于该集团建立的人才数据平台 。
山东人才集团成立后 , 将人社、工信、教育、科技等部门人才信息、企业需求汇总 , 并结合社会多方信息 , 汇聚人才数据1400多万余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2万余条 ,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万余条 , 产业技术人才143万余条)、企业园区数据300多万条(其中全国高新技术企业24万余家) , 待转化科技成果13万余条 , 技术需求1200余条 , 专利数据300万条 , 论文成果数据1200多万条 , 组建了大数据平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