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电诈高发防骗秘笈收好
【五类电诈高发防骗秘笈收好】法制日报
五类电诈高发防骗秘笈收好
□ 本报采访人员 韩宇
今年1月至10月 , 辽宁警方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400余起 , 打掉团伙600余个 , 返还被骗资金5500余万元 。 近期 , 辽宁省公安厅对全省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形势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 总结出较为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 , 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刷单返利类、贷款类、冒充客服类、杀猪盘类和冒充公检法类 , 为避免更多群众被骗 , 警方详细讲解这几类高发案件的诈骗手法 。
贪图小利被骗本金
据辽宁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李泓锦介绍 , 刷单返利类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多种渠道发布高额佣金的虚假兼职广告吸引被害人上钩 , 要求受害人进行虚假购物刷单操作 。 前几单会顺利返还本金及佣金 , 后期刷单金额较大时 , 诈骗分子就会以系统故障、转账延迟、账户冻结等各种理由 , 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或向诈骗账户汇入同样的金额激活账户 , 从而骗取被害人钱款 。 此类案件的易受骗群体多为学生、宝妈和待业群体等 。
今年8月5日 , 阜新市张女士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 内容是点赞赚取佣金 , 通过交流对方让其下载一个手机App软件 , 在该App内进行投本金点赞返利 。 张女士前两单小额投入均获得了回报 , 第三单投入500元后 , 客服便以“这是集成的单子必须做满才能返利”为由诱导张女士继续转款 , 张女士连续刷了数单后仍没有返款 , 感觉被骗 , 随即报警 , 这时她已被骗13000余元 。
警方提示 所有刷单都是诈骗 , 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 , 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 不要因为小小的返利而被骗子骗走本金 。
网络贷款注意陷阱
贷款类诈骗是指诈骗分子以提供各种低息、免息或者快捷审批贷款为由 , 骗取被害人钱款的诈骗类型 。 诈骗分子一般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工具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 , 后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联系被害人 , 获取被害人信息 , 以收取手续费、交纳年息、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 , 或者以检验还贷能力、刷流水、调整利率、降息、提高信誉等方式 , 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 。 李泓锦介绍 , 此类案件的易受骗群体多为无业、个体和创业群体等有贷款需求的人群 。
今年7月 , 铁岭市庞先生在手机上刷抖音看到“某金融App”的广告 , 按照该App客服指示操作时 , 一个陌生的企业微信号给他发来消息 , 告诉他想贷款要先加入会员 , 于是他向对方指定账户汇款998元 , 对方先说已经给他申请了两万元贷款 , 但是由于他填写的银行卡信息有误 , 不能及时下款 , 需要再交10000元保证金 。 庞先生转入手头仅有的7000元后 , 对方又称他的操作有问题 , 还需要继续汇款 , 这时他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 共计损失7998元 。
警方提示 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金融机构 。 正规贷款在放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 任何网络贷款 , 凡是在放款之前 , 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 , 都是诈骗 。
冒充客服谎称退款
李泓锦介绍 , 冒充客服类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网购买家信息及快递信息后 , 冒充快递客服、买家、平台客服等联系被害人 , 谎称被害人购买的物品出现问题、因商品质量原因导致交易异常、被害人所开店铺违规操作等 , 诱导被害人进行泄露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转款、缴纳认证金等操作 。 此类案件的易受骗群体多为经常网上购物的群体 。
今年8月 , 盘锦市魏先生接到陌生来电 , 对方自称是某购物App的售后人员 , 称魏先生之前在该App上购买的衣服有质量问题 , 可以退款 。 魏先生信以为真 , 对方指示魏先生在某App备用金模块领取赔偿款300元 , 魏先生从某App备用金模块领取500元 , 对方称魏先生领取多了 , 并告诉魏先生银行卡号 , 让其将多领取的200元转到该账户内 , 魏先生按其指示操作 , 转给对方200元 , 却发现备用金模块无法关闭 , 对方告知其在银行卡App内输入转账金额及银行卡号 , 不需要点击下一步就可以关闭备用金模块 , 魏先生将10013元转到了对方新提供的账户内 , 随后意识到被骗 , 到公安机关报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