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21青科会 | 科学之夜活动举行

【环球网报道】2021年11月13日 , 作为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主体活动之一的科学之夜(菠萝科学奖)在当晚举办 。 今年是菠萝科学奖创办的第十年 , 本次科学之夜活动颁发了2021年度获奖奖项 , 并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向公众普及脑神经科学知识 , 回顾菠萝科学奖十周历程 , 明确今后科学传播活动发展方向 。
据悉 , 菠萝科学奖是由浙江省科协支持 , 浙江省科技馆和果壳网共同打造的科学奖项 , 以“向好奇心致敬”的名义 , 广泛征集、褒奖和传播有想象力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事件 , 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科学 。 本届菠萝科学奖颁出了十个奖项 , 分别为数学艺术奖、化学奖、物理学奖、生物学奖、医学奖、心理学奖、菠萝ME奖、菠萝U奖、幻想奖和发明奖 。 与往年不同 , 今年的颁奖典礼采用‘自助式’领奖的方式 , 台上没有颁奖嘉宾 , 台下没有观众 。
直击2021青科会 | 科学之夜活动举行
文章图片

今年的菠萝科学奖数学奖升级为数学艺术奖 , 获奖者出人意料 , 是在数学和艺术方面均有不凡造诣的灵长类近亲 。 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 , 他们养的黑猩猩阿步能够又快有准地记住无规律的一串数字 , 表现远超作为对照的大学生 。 这成就可不容小觑 , 要完成这样的任务 , 阿步不但要有出色的工作记忆能力 , 还要理解抽象的数字符号 , 知道它们代表不同的数量概念 。 除了数学能力 , 圈养的黑猩猩和红毛猩猩等经常展现出高超的绘画天赋 , 用笔蘸着颜料在纸上涂鸦 , 这看起来很简单 , 其实把现实的三维世界与纸上的二维世界联系起来体现了大脑的一个巨大飞跃 。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星星饲养员窦海静代表灵长类近亲界领奖并发表了获奖感言 。
【直击2021青科会 | 科学之夜活动举行】物理学奖获奖者是来自波恩大学阿格兰德天文研究所的博士生约翰·奥斯特迈耶(Johann Ostmeyer)以及克里斯托夫·舒尔曼 (Christoph Schürmann)和卡斯滕·乌尔巴赫(Carsten Urbach)两位教授 , 他们的获奖研究是“杯垫扔不了直线” 。 这几位年轻的物理学家有一次在一家慕尼黑的酒吧里玩耍时 , 发现无论多么努力 , 都无法让那些直径10厘米的啤酒杯垫像飞盘一样平稳地飞出一段距离 , 而是会很快翻转将近90度 , 然后一头栽下来 。 他们发扬了追根究底的精神 , 潜心设计了一台投掷机 , 买了各种杯垫进行实验 , 并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下整个过程 。 通过分析建模 , 这个爱喝啤酒的小团队最终证实啤酒杯垫受到的提升力没有作用在质量中心 , 而是偏移到杯垫前缘 , 从而诱发了一个扭矩 , 所以杯垫飞不到半秒钟就会扭转落地 。 获奖者用视频答谢了评奖委员会的厚爱 , 并且还解答了他们一个额外的疑问:如果把杯垫掏空 , 能不能飞得平稳一些?物理学家们的答案是yes 。
化学奖获得者是普度大学伯克纳米技术中心的阮修林教授团队 , 获奖研究是“最白的白” 。 他们用硫酸钡纳米颗粒和丙烯酸乳胶进行合适的配比 , 研制出了一种目前来说全世界表现最佳的白色涂料 , 能够反射掉高达98.1%的太阳光 , 比原先大家熟悉的钛白粉也就是二氧化钛还要白得更夸张 。 阮教授介绍说 , 他们做这种涂料的初衷是开发一种辐射制冷材料 , 辐射制冷的意思是通过红外辐射散发的能量高于从阳光中吸收的能量 。 所以拿这种涂料刷房子的话 , 不是为了好看 , 而是为了降温 , 说不定以后就让我们把买空调的费用省下来了 。
心理学奖颁给了比萨大学生物学伦理学组博士生维罗妮卡·马格列里(Veronica Maglieri) , 以及她的指导老师、助理教授艾莉莎贝塔·帕拉吉(Elisabetta Palagi)的研究“看手机也传染” 。 维罗妮卡在日常生活中发现 , 当身边的人开始操弄手机时 , 自己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看手机 , 即使并没有使用手机的需求 。 这到底是为什么?她想通过实验来搞清楚 。 于是她和小伙伴们去了公园、餐馆、地铁和宴会等一些社交场合 , 假装若无其事地掏出手机 , 然后偷偷观察身边的人 , 结果发现 , 如果自己拿着手机在看的话 , 30秒内周围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人被这种行为传染 , 跟着开始看起来 , 而只是拿出了手机并不去看的话 , 大多数人不会受到传染 。 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是 , 人无意识地模仿其他人的动作 , 如打哈欠、抖腿 , 这类行为都是为了拉进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融入群体 , 然而对看手机这种行为的模仿 , 却会造成现实中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疏离 。 因为拿着手机大家就不说话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