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芯片十年龙虎斗


射频芯片十年龙虎斗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易俊江
来源/远川科技评论(ID:kechuangych)
远川科技评论近日从产业链人士处独家获悉 , 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宁波”)的全自主知识产权体声波谐振器工艺技术平台SASFR? , 已支持多家设计公司实现射频前端中高频体声波滤波器(BAW)量产 , 客户产品性能已达到国内最优、业界先进水平 , 可开始向高端5G手机供货 。
这标志着 , 此前据传被博通BAW滤波器卡脖子的华为5G手机 , 或许有了一线生机 。
这也标志着 , 中国射频芯片行业在经历了十年的奋斗后 , 终于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 。
射频 , 在芯片行业中是一个看起来不起眼、却位置尊崇的角色 , 它就像基带芯片的四肢 , 是实现手机通讯功能的核心执行者 。
技术难度从低往高 , 这类芯片细分为:switch , 即开关 , 选择信号通路;LNA , 即低噪声放大器 , 接收微弱信号;PA , 即功率放大器 , 把手机发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发射出去;filter , 即滤波器 , 接收特定频段信号并过滤干扰信号 , 其中 , SAW滤波器主要用于中低频段 , BAW滤波器主要用于中高频段 , 尤其是5G通信场景 。

射频芯片十年龙虎斗

文章图片
图2/4

中国射频芯片行业起步于十年前智能机爆发的历史性机遇 , 在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之下 , 在switch、LNA , PA和滤波器领域 , 先后诞生了卓胜微、唯捷创芯和中芯宁波三个代表性企业 , 本文以此为样本 , 试图梳理中国射频芯片行业的发展脉络 。
本文以公司为研究样本 , 分为三个部分:
1. 卓胜微:开局者的无限战争
2. 唯捷创芯:红海竞争的囚徒困境
3. 中芯宁波:抢占战略高位
开局者的无限战争
【射频芯片十年龙虎斗】中国射频芯片的开局者 , 当属卓胜微 , 从一开始切入这个领域 , 到上市后一年一个台阶 , 可以说 , 在国内的射频玩家中 , 卓胜微一路打的都是“神仙仗” , 是中国芯片工业史上绝佳的商业案例 。
但是卓胜微的开局 , 却是十分惨淡 。 创始人许志翰早在2002年回国创业 , 在杭州中天微工作四年后创立卓胜微 。 成立伊始 , 公司选择进军地面电视和移动电视芯片领域 , 以失败告终 。
最难的时候 , 公司从红杉等投资方那里融来的钱都烧光了 , 公司工资发不出来 , 他和另外两个合伙人每个月借100万 , 熬了将近一年 , 直到有新的投资人加入 。 这段时间 , 三个合伙人每个月只领8000元的工资 。
许志翰反思后认为 , 客观原因是选择错误 , 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 , 不接地气 。
其后 , 在智能机风潮中 , 卓胜微在射频芯片赛道中没有随大流选择当时看来技术更高、价值也更高的PA , 而是选择了看似边缘化的switch和LNA 。
这个选择马上验证了其正确性 。 2012年 , 苹果手机全球爆红 , 连带着把传统的射频芯片大厂Skyworks、英飞凌、Qorvo等厂商的产能都给占了 , 三星等安卓厂商根本没有射频芯片可用 。
几毛钱的射频芯片 , 这时拿捏住几千元手机的命门 。 相比于欧美传统IDM , 卓胜微是典型的Fabless , 只负责设计 , 将制造外包给晶圆代工厂 , 这个经营模式灵活 , 能够快速上线当期盈利能力强的产品 。 卓胜微拿到三星的订单 , 找到台积电联合研发出基于RF CMOS工艺的GPS LNA , 满足了三星无数严苛的供应链要求 , 解了三星的燃眉之急 , 一举在严密的韩国电子供应链站稳脚跟 。 此后 , 不断有眼红的中国公司前来挑战这一位置 , 但无一例外归于失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