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创数据:构建人工智能模型 用科技优化世界( 三 )


其中 , 云创大数据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开发了医疗影像识别技术 。 尤其是在与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合作中 , 对于前列腺癌的影像智能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38% , 相关成果得到国外媒体的广泛报道 。 以此为契机 , 云创数据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分析预测中也立下“战功” 。
“2020年1月底疫情暴发 , 2月初钟南山院士技术团队找到我们 , 希望我们参与疫情的分析预测 。 ”张真向采访人员表示 ,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未知性、突发性、高风险和快蔓延等特点 , 同时叠加春运高峰期间学生放假、企业员工回家过年等人员跨地域频繁流动等因素 , 给疫情防控提出了严峻挑战 。 为了科学预测疫情发展走势 , 钟南山院士率领包含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澳门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横琴鲸准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技术团队 , 对疫情的流行趋势作出分析 。
当时 , 云创数据紧急研发了“公共卫生应急大数据分析预测支撑平台” , 总经理刘鹏带领技术团队兵分两组:一组基于改进的经典模型 , 另一组则基于人工智能技术 , 对疫情的发展走向作出了准确预报 。
2月中旬 , 钟南山院士发布了预测结果:
第一版预测结论显示 ,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在2月下旬达到高峰 , 4月底趋于平缓 。 如管控措施推迟5天实施 , 全国疫情规模预估将扩大至3倍;如降低武汉管控力度 , 湖北可能在3月中旬出现第二次疫情高峰并延续至4月下旬 。
第二版预测通过机器学习构建了人工智能模型 , 同时改变了此前的鉴别方法:2月9日前 , 使用“新增确诊人数”作为训练数据进行预测;2月13日后 , 采用“累计确诊+新增疑似+死亡人数+治愈人数”作为训练数据进行预测 。 结论显示 , 全国将会在2月中旬达到拐点 , 全国确诊病例在8万例左右 。
最终在2月20日左右 , 湖北省以及全国范围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显著减少 , 疫情出现明显拐点 。 截至3月26日10时 , 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960例 。 以上均与钟南山院士技术团队作出的预测十分接近 , 这也说明了其疫情预测十分准确 。 云创数据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 为疫情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技术成果刊登于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
让尖端工业智造提速10倍
在尖端工业智造领域 , 云创数据也在悄然发力 。
如今 , 全球的先进汽车制造厂基本实现制造过程的全自动化 , 有的工厂甚至能做到一分钟生产一辆汽车 。 不过 , 有一个环节限制了汽车出厂的速度 , 那就是汽车零部件表面缺陷的检测 。 由于造型设计方面的主客观因素 , 零部件表面坑包、麻点、隐裂、脏污等缺陷时有发生 , 然而这些通常都很细微 , 肉眼检测速度慢、检出率较低 。 “如果部件缺陷未被及时检出 , 那么装配好的汽车就会不合格 。 ”云创数据介绍 , 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机器人不断扫描 , 实现对汽车零部件表面缺陷的检测 , 检测速度只有44秒/件 , 检测线长达100多米 。
某高端汽车制造厂商提出了将检测速度缩减到每件几秒以内 , 检测线缩短到2米之内的要求 。 面对这样“严苛”的要求 , 来自美国、德国技术团队也表示束手无策 。 后来 , 他们找到了云创数据 , 希望公司能够攻克这项难题 。
云创团队经过攻关 , 最终通过多光谱三维扫描加上模拟还原 , 通过计算机视觉智能缺陷检测分析 , 最终实现完全机器自动化检测 , 检测精度达到100微米 , 检测速度更是缩短到1-5秒 , 准确率99.3% 。 应用上述技术后 , 汽车制造厂检测线的长度可以从100多米缩短到只用几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