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当当账户”到底是谁的?( 三 )
个人隐私裸奔怎么办?
近日 ,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 五成以上受访者个人信息曾遭泄露 , 其中个人信息保管不当和保护意识不强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主因 , 商家故意泄露占比16.84% , 电脑或手机被恶意攻击占比15.82% , 商业贩卖所致占比14.03% 。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 , 奇安盘古隐私安全专家建议用户在使用网站、APP的过程中 , 注意个人账号安全 , 对于绑定的手机号、邮箱、填写的密保问题进行确认 , 以防出现账号相关问题 。 同时 , 个保法明确规定了个人对信息泄露的维权权利 。 如果用户发现自己信息被泄露 , 就可以积极投诉 , 然后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 , 就需要接受、处理与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投诉、举报 , 再去进行调查和处理 。

文章图片
图3/3
图/图虫创意
对平台来说 , 个保法第五章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 , 其中包括“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并组织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等 , 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
从本次案例来看 , 奇安盘古隐私安全专家认为的确出现了个人信息访问控制上的问题 。 对于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的电商企业而言 , 保护个人信息是平台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职责 。 没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 , 就是平台的失职 。
当当网的安全问题由来已久 。 2011年 , 当当网被曝出由于设计缺陷可导致用户资料泄露 , 2015年 , 有当当网用户在当当网下单买书后仅一天 , 个人信息就被骗子掌握 , 被骗走约十万元 。 2020年 , 当当曾被工信部公开点名 , 未完成整改 , 涉嫌侵害用户权益 , 存在问题为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以及不给权限不让用 。
“目前来看 , 当当确实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 平台可能不想声张这回事 , 外界无法确认是否已造成大面积信息泄露 。 如果不法分子看到相关信息 , 可能会出现违法风险 。 ”陈文明分析道 。
当当内部不具名人士透露 , 今年双十一平台销量比较差 , 今年披露的战报也并不涉及增长和成交额 , 只有书单销售排行榜 。 另一位不具名分析人士指出平台走下坡路的时候 , 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会越来越少 。
张秉晟提出企业要用最大的努力来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 用户个人信息被平台收集 , 未经同意给到其他人 , 个体是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 。 没有能力保护信息 , 那么平台就不该收集用户信息 。 “企业本身没有动力做安全建设 , 法律法规就是来保护消费者 , 保护弱势群体的 。 当然 , 具体的执行条例还没有完全落实 , 隐私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首都经贸大学大数据与统计科学研究院院长纪宏表示 , 现在数据产权界定不够明晰 , 公司数据很多来自个体 , 使用得当可以带来效益 , 使用不得当可能带来巨大损失 。 对于恶意利用数据产生暴利的行为 , 要严厉打击 。
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提到:“未来数据越来越重要 , 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数据安全问题 , 违规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罚款 。 用户信息的泄露并不是小事 , 涉及到背后很重要的法律问题 。 目前消费者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 , 平台自身要加强自律 , 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 。 ”
(张山、王可均为化名)
值班编辑:肖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