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下,网红与品牌“双输”( 二 )



价格战下,网红与品牌“双输”

文章图片
图4/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漂亮的GMV , 强大的带货能力让企业不禁为争抢头部主播流量“大打出手” 。 美国BeautyStreams美妆智库全球合伙人王茁曾在采访透露:“新锐国货还比较急功近利 , 挤破头去追逐头部主播的流量 , 把头部主播当做风口 , 希望自己能像猪一样飞起来 。 ”
企业对于头部主播的严重依赖 , 无形中让主播奇货可居 , 话语权提高 , 原本的关系天平开始有所波动——企业希望利用主播 , 但却反而被主播捆绑 。
头部主播通过自身风格、商品优惠 , 积累了相当大的粉丝基础 , 一些饭圈文化也从中渗透 。 如此前 , 玉泽与薇娅合作被骂“忘恩负义” 。 因为 , 早期 , 玉泽大部分直播与李佳琦合作 , 可以说是后者带火前者 。 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影响品牌新用户忠诚度 , 也会令品牌方陷入被动局面 。
为了抱网红主播的大腿 , 品牌也需要在优惠力度上让步 。 据一位网友透露 , 双十一期间 , 一线下商场做优惠活动 , 在优惠券叠加情况下 , 某护肤产品单价低于某网红主播直播间的单价 。 得知此事后 , 品牌方为了为主播直播间让路 , 立即叫停了线下商场的活动 。
“正常的实体渠道为什么都要给主播让路?”、“消费者靠自己凑低价不好么?为什么买个东西非得去看直播 , 听几个小时推销不需要的东西才能买到需要的?”几个网友吐槽道 。
质疑声一片 , 为什么主播还是锲而不舍地与品牌博弈?现实是 , 主播也内卷 。
据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产业研究报告》显示 , 全国MCN机构达28000家 , 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了245亿元 。 在市场份额方面 , 以薇娅、李佳琦、罗永浩等Top10的头部主播就占据了整个市场过半的份额 。 据《中国电商直播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 直播电商行业90%以上的流量紧握在李佳琦、薇娅等顶级达人主播的手中 。
对于头部主播来说 , 流量已经触及天花板 , 很难有质的飞跃 。 随着腰部主播的崛起 , 以及企业自身开启直播 , 增量市场可能越来越窄 。 据澎湃新闻报道 , 一名品牌商透露 , 中腰部主播对于品牌而言也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 , 首先就是投放价格较低 , 并且能够满足品牌方的更多需求;其次 , 这些中腰部主播大多有着特定领域的消费受众 , 这对品牌而言更便于做精细化运营 。
目前对于头部主播来说 , 或许还是简单粗暴的“最低价”能够成为最强劲的噱头与号召力 。 毕竟 , 消费者都是看“优惠”的面子 。
“李佳琦说是低价就是低价的吗 , 李佳琦也是个打工人而已 , 他说再优惠也是官方活动策划那边决定的 。 ”有欧莱雅天猫旗舰店客服在向个别消费者解释安瓶面膜退差价问题时称 。 此类回复容易将消费者的愤怒值进一步激发 , 但也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摆出来——主播真的刚得过“金主爸爸”吗?
此次事件 , 两位网红主播敢于站出来“得罪”品牌方的行为 , 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支持 , 然而与品牌方、供应链的关系将何去何从?至少对于主播来说 , 未来不能押注在“最低价”的方式上 。
另起炉灶 , 品牌倾向私域自播
知名主播坑位费贵、名人直播数据注水严重 , 品牌杀出一条自营直播的血路 。
尽管方式备受争议 , 但欧莱雅此次事件也可以看作是尝试逃离与网红主播的深度捆绑 。
今年 , 私域流量被频繁提及 , 企业面临公域流量的红海 , 营销成本巨大 , 开始转向自家流量池的精细化运营 , 而品牌直播则是核心的方式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