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日记上市一周年:股价缩水近九成,线下受阻,加码护肤品类( 二 )


随后 , 完美日记开始加快铺设线下渠道 。 公开报道显示 , 2019年1月 , 完美日记在广州正佳广场开出第1家线下门店 , 2019年8月在成都春熙路开出首家概念店 , 这家店是全国最大的单品彩妆线下店 , 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 2020年9月 , 完美日记在深圳星河COCO Park开出第200家门店 , 提前完成2020年的开店目标 。
根据招股书 , 2019年完美日记体验店相关支出为5290万 , 截止2020年9月 , 体验店相关支出为1.96亿 , 两年以来平均每家店的花费为126.23万元 。
按照完美日记计划 , 2022年门店总数将超过600家 , 但进展并不顺利 。
黄锦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线下业务节奏放缓 。 “从2019年开始开设线下门店 , 到现在为止大概有280家 。 我们去年开了200家 , 一年的时间 。 但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 , 包括今年我们的门店有大概三分之一反反复复关了又开、关了又开 。 ”
据黄锦峰介绍 , 现在线下门店已经有180个城市 , 基本上覆盖中国所有城市 , 后续如果再扩店一般都是单一城市从一个店到两个店、三个店 , 会采取更谨慎的策略 。
他认为 , 未来几年在护肤方面要加大力度 , 从市场增长和用户忠诚度来说 , 对企业来说都更重要 。
在Q3财报中 , 完美日记将毛利率增长至67.9%归因于两方面 , 一是完美日记的品牌溢价 , 二是护肤品牌的销售额增加 , 在销售组合中利润率较高 。
如今逸仙电商的产品矩阵中 , 通过“自主孵化+外延并购” , 护肤品牌涵盖完子心选、科兰黎、DR.WU、Eve Lom等 , 实现了从平价到高端的初步覆盖 。

完美日记上市一周年:股价缩水近九成,线下受阻,加码护肤品类

文章图片
图4/4
来源:逸仙电商官网截图
那么 , 为什么逸仙电商要押注护肤品?
根据天猫数据显示 , 2021Q3 天猫彩妆类销售额同比微增1.7% , 护肤类同比增长高于彩妆 , 为2.2% 。
尤其是功能性护肤品赛道 , 颇受一级市场青睐 。 今年8月 , 溪木源今年完成超3亿元C轮融资 , 估值近40亿元人民币 , 这是溪木源成立两年以来 , 完成的第7轮融资 , 也是全球顶级对冲基金Coatue连续第三次加码;今年5月 , UNISKIN优时颜获得1亿元A轮投资 , 由弘毅创投领投 , 红杉中国跟投;今年3月 , 逐本今年也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 。
今年爆火的薇诺娜 , 上半年营收占贝泰妮总营业额九成以上 , 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肌活四个护肤品牌 , 去年为集团贡献了超过六成的收入 。
逸仙电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风口 。 今年九月 , 钛美生物新增股东珠海逸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后者由逸仙电商全资持股 。 逸仙电商曾对外表示 , 微生态护肤是极具潜力的领域之一 , 将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和布局 。
逸仙电商或在与其“偶像”进一步靠近 , 目前欧莱雅已经打造出了覆盖护肤、彩妆、药妆、美发、香水等各领域的庞大化妆品帝国 。
遭更多“完美日记”围剿
触及流量天花板 , 或是完美日记危机的开始 。
此前有媒体报道 , 前完美日记中高层在近期券商组织的一次专家电话会议中 , 直言公司的天花板已到:“全国18-25岁女性约2.5亿 , 去除不化妆或高净值女性后约1.2亿 , 完美日记触达约4000万消费人群 , 大约35%-40%的覆盖率 。 ”
从行业来看 , 今年双十一 , 国货美妆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 预售前五日 , 完美日记排名从去年的第四位滑到第八位 , 花西子则被甩出前十 。 国际大牌重新站回高位 , 前三名被雅诗兰黛、肌肤之钥和YSL占据 。
无论是国际品牌 , 还是崛起中的其他国货美妆品牌 , 都在用完美日记手法对其进行“围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